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科学技术 >

上天入地下海无所不能!2020年我国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光辉夺目!

  • 2021-01-03 18:53:19
  • 来源:矿材网
  • 作者:海鸥
  • 0
  • 0
  • 添加收藏

前言

回顾2020年,除传统地质、油气行业以外,地球科学多个领域频传捷报,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振奋人心的记录!这是属于前浪与后浪携手共创的胜利!是属于默默奉献于地球科学全体打工人的胜利!也是中国人民值得骄傲的喜事!

 

下面筛选我国十大地质科技进展(仅代表本公众号观点):

01

“嫦娥五号”飞天揽月

 

嫦娥五号(Chang'e 5),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是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发射的月球探测器,是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为中国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战。

凌晨4时30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历经23天,嫦娥五号闯过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月面着陆、自动采样、月面起飞、月轨交会对接、再入返回等多个难关,12月17号成功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完成了这次意义非凡的太空之旅。

●创造五个“中国首次”

地外天体的采样与封装;地外天体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携带样品高速再入地球;开展样品储存、分析和研究。

●赴月取土返回意义重大

40多年后再创月球取样壮举,带回月壤样品1731克,采样或将改写月球历史。

 

02

珠峰新高度 中国测

 

8848.86米!2020年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

本次珠峰高程测量涉及到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卫星测量、雪深雷达测量、重力测量等多种传统和现代测量技术。此外分别在珠峰海拔5300米、5800米和6500米前进营地开通的5G基站,可实现测量数据的实时传输,还可有效满足珠峰上4K和VR高清直播要求。

首次在珠峰区域开展航空重力和遥感综合调查,填补相应数据资料的空白,将珠峰地区大地水准面精度从米级提高到厘米级。

从60年前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至今,中国科学家已先后三次完成对珠峰的身高测量。三次组织测量,也侧面反映我国不同发展时期的综合实力和技术创新水平。

03

奋斗者号万米深潜

 

11月10号,中国首艘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中国载人深潜纪录!并于28日胜利返航。

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奋斗者”号研制及海试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具有了进入世界海洋最深处开展科学探索和研究的能力,体现了我国在海洋高技术领域的综合实力。”

这次奋斗者号克服了各种困难,不只是为了突破下潜深度的数字,更是一台能够进行科学作业的机器,这样科学家们可以亲自采集海沟内的海水、生物、岩石样本,就能更好地研究海沟的形成和演变、深海生物群、火山地震带、深部成矿作用、深海矿产等等问题。

04

“天问一号”上天取火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任务)正式实施。

作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将通过一次发射任务,实现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巡视”三个目标。这意味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不仅要实现环绕火星的全球遥感探测,还要突破火星进入、下降、着陆、巡视、远距离测控通信等关键技术。如果做成,这将是全世界首次在一次任务中完成三个目标。

天问一号自发射以来已在轨运行超过157天,期间进行了三次轨道中途修正与一次深空机动,此时距离进入火星引力捕获点只剩下最后约1000万公里,行程已过大半,目前正瞄准2021年2月10日的近火捕获节点。当天也是我国农历腊月二十九,距离除夕仅一天之隔,是献给亿万国人农历新年的最强贺礼。

05

中国海域可燃冰二采成功

 

2020年3月26日,中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第二轮试采日前取得成功并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本次试采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创造了“产气总量86.14万立方米,日均产气量2.87万立方米”两项新的世界纪录,攻克了深海浅软地层水平井钻采核心技术,实现了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重大跨越,取得产业化进程重大标志性成果,中国成为全球首个采用水平井钻采技术试采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国家。

2019年10月正式启动第二轮试采海上作业。试采团队克服了无先例可循、恶劣海况等困难,尤其是施工关键期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困难阶段,现场指挥部全面精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保障正常生产作业,于2020年2月17日试采点火成功,持续至3月18日完成预定目标任务。

06

中国海油南北“两开花”

 

10月23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海油”)对外宣布,我国渤海湾首个千亿方大气田——渤中19-6气田试验区开发项目正式投产,预计2020年底将实现高峰日产天然气100万方,凝析油910方。截至2019年底,渤中19-6气田石油探明地质储量1.8亿方,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1712亿方。 

此次建成投产的渤中19-6气田试验区共布置7口生产井,1口水源井,生产井平均井深达5170米以上,创渤海油田开发项目纪录。项目整体工期比常规项目提前6个月,创造我国海上油气田建设周期最短纪录。

 

 

11月25日,中国海上最大高温高压气田东方13-2气田已成功投产。东方13-2气田投产后,产量超预期。“该气田预计高峰年产气超30亿立方米,年产气量可供100万人使用15年。

东方13-2气田位于海南东方市以西120公里的南海莺琼盆地地层深处。在盆地埋深2000米左右的常温常压地层,中国海油在20世纪90年代发现并投产了东方1-1等多个气田。盆地埋深3000米以下地层,是全球三大海上高温高压区域之一。

07

雄安“家底”已摸清

 

2020年11月21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公布雄安新区综合地质调查系列成果。经过近四年努力,雄安新区地下地质结构、地下水流系统以及地热资源分布已基本查清。目前“透明雄安”城市地质信息平台已初步建成,实现了地下水位、水质、土壤环境质量等自然资源多要素调查监测,可为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问题防控提供有效支撑。

包含以下成果:

一是雄安新区地热资源丰富,储量大、温度高、水质好、易回灌,技术、经济、环境可行条件下适宜规模化开发利用,可为打造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提供稳定安全的清洁能源供给。其中浅层地热可利用资源量折合标准煤400万吨/年,能满足约1亿平方米建筑物供暖、制冷需要。

二是雄安新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优良,一等无污染风险的土地占99.241%。调查新发现富硒耕地574公顷。

三是雄安新区地下水质量总体良好且稳定,浅层地下水质量总体较好,深层地下水质量优良,富锶地下水分布较广,绝大多数深层地下水和三分之二以上的浅层地下水符合饮用水质量要求。

四是初步构建起步区万米深度内多尺度地下空间三维结构,助力“透明雄安”建设。

五是初步查明白洋淀区浅部地质结构和渗透性,服务白洋淀生态修复。

六是初步建成雄安新区自然资源环境综合监测网,实现监测数据的在线集成和信息化服务。

08

大陆钻探频破记录

2020年10月,继西北油田顺北55X井7月以井深8725米创亚洲最深定向井纪录后,又传来喜讯,顺北53-2H井完钻井深8874.4米,再创亚洲最深定向井纪录,超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29.97米。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所属的顺北油气田超深断溶体油藏地质构造复杂,为亚洲最深油气田,平均深度超7600米,具有井漏、井塌、地层可钻性差、井底温度高等世界级难题,需要采用具有一定斜度的水平井和定向井技术开发。至此,西北油田已在顺北油气田钻成近40口超8000米超深井,标志着西北油田超深井钻井技术持续领先国际,推动亚洲最深油气田高质高效开发。

 

10月22日,由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承担实施的中国地质科学院“西藏自治区甲玛铜多金属矿床3000米科学深钻工程”在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举行竣工仪式。本次施工终孔孔深3003.33米,成功刷新了世界屋脊第一深钻记录。此次项目是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寒地区开展的3000米深地科学钻探项目,也是青藏高原第一个针对固体矿产和斑岩-矽卡岩矿床研究的科学深钻项目,具有重要的深部找矿和理论研究价值。

09

中国地调局中标沙特地化

 

10月18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钟自然与沙特工业和矿产资源部部长班达尔分别代表中国自然资源部与沙特工业和矿产资源部举行线上授标仪式,标志着沙方正式授标我方一项总额为3.75亿元的“沙特阿拉伯地盾水系沉积物及重砂样品高精度地球化学勘查”项目合同。

在本次国际竞标中,中国地质调查局经与法国、南非、英国等多国地质调查机构组成的国际联合体激烈竞争而成功中标。是继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落户中国以后,中国凭借先进的勘查地球化学理论与技术体系再次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地学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中国地质调查局将在沙特阿拉伯地盾区54万平方千米范围内开展1:25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实地采集水系沉积物样品9万件、重砂样品1万件,采用高精度仪器分析获得样品中76种化学元素数据,并依此圈定一批找矿靶区,为沙特阿拉伯地盾区成矿潜力和远景评价提供地球化学依据,助力实现找矿突破。项目实施工作周期6年。此外,双方将联合建设“沙特阿拉伯—中国地学合作研究中心”。

10

压轴喜讯-长庆油田突破6000万吨当量

 

12月27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在京发布新闻,截至当日上午10时,长庆油田油气当量达到6000.08万吨(其中原油2451.8万吨、天然气445.31亿立方米),这标志着中国首个年产6000万吨特大型整装油气田的诞生,创造了中国石油工业的新高度。

“这是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国家能源局油气司勘探开发处处长何建宇表示,在中国经济构建新发展格局下,地处中国腹地的长庆油田油气当量突破6000万吨,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作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长庆油田担负着50多个大中城市供气。超过445亿立方米的年产天然气量,供给京津冀地区和陕甘宁等区域,形成了安全稳定的气源地,对改善大气污染、净化蓝天、调整能源结构发挥着重要作用。自1997年正式向外供气以来,已累计生产天然气4683亿立方米,相当于替代了5.69亿吨标煤,减少碳排放物3.8亿吨,发挥着良好的生态效益。


文章来源于:矿材网
 

自定义HTML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