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科学技术 >

深圳市地质环境研究院智能监测设备,成功首批上线国家“普适型”地灾监测预警平台

  • 2020-10-05 13:42:28
  • 来源:深圳市地质环境研究院
  • 0
  • 0
  • 添加收藏

导读:
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联合多家企业,于2019年9月完成了部分普适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备研发及野外测试,并发布《地质灾害监测通讯协议》行业标准。

2020年国家自然资源部在贵州、甘肃、云南、陕西、广东、湖南、四川、湖北、重庆等9省市开展首批地灾普适型监测预警设备的示范工程建设,为人民群众筑起安全预警防线。

入汛以来全国多地突发汛情,重庆6月份至7月份先后四次启动最高级别防汛应急响应。在长时间连续极端天气下,地质灾害频发,多地受灾严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8月3日,深圳市地质环境研究院(工勘控股集团全资子公司,以下简称地环院)受重庆忠县和开州相关单位委托,全力协助重庆市地质灾害普适型监测预警设备的生产供应及设备部署工作,负责在13天内完成忠县和开州所需的地裂缝、墙裂缝、地面倾斜等3大类共430余台,地环院自主研发的普适型监测预警设备的生产和供应。同时,地环院主动承担了忠县13天内完成200处地灾隐患点1680余台设备安装部署的艰巨任务。

忠县普适型地灾监测设备安装地灾点平面图
地环院自研智能监测设备

挑战“不可能”,地环院在2天内组建了150余人的工程突击团队,7天内完成430余台普适型监测设备生产和供应,13天内顺利完成忠县200余处地灾隐患点的1680余台普适型监测设备的安装任务,并顺利在国家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登录上线,充分展现了“深圳速度”和“工勘实力”。

目前,项目已顺利竣工,地环院成为首批进入国家地质灾害普适型监测预警平台的11家主要单位之一,为未来全国开展地质灾害普适型监测预警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

8月的重庆气温接近40度,山路难行,地灾隐患点分散,且设备调配、野外人员及后台人员协同调度难度巨大。相关部门及地环院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迅速整合资源及各方力量,协同地质灾害专家及工程师火速开展规划研讨会,并做出相关决策部署,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项目及专家组研讨会

地环院自发组织全体工作人员立即组成专项小组,并调度多地的工程项目小队,共同奔赴忠县,全力支援地灾监测预警工作的开展。

为保证按期完成任务,多部门全力支持,把控工程进度组织联动线上线下工作,保障后勤生活。
领导小组指挥调度
凌晨装卸物资

实施工程组调集18支队伍,早晨5点便出发前往各自的任务场所,在接近40度的高温天气下,连续作业10个小时,用极致的工匠精神带给了现场每个工作人员必胜的决心。
地环院智能监测设备
设备安装现场

成功上线的背后,还有一群默默付出的数据资料与软件平台组成员们,他们连续通宵达旦地忘我工作,守住了项目建设的最后一道红线。
资料组、平台组,连续通宵3日,保障一线工作

除高温天气和巨大工作量以外,许多的突发状况给这次项目增加了更多的难度。设备紧缺,需多方调度;突发暴雨,导致野外施工难度增大;天气炎热,造成泡沫箱起火,接连烧到设备(好在设备经历“火光之灾”后依然平稳运行)……此次项目的成功不仅是一次技术上的突破,更是整个团队从管理合作到应急处突经验上的一次飞跃。
夜间工作现场

13天、200个地质灾害隐患点、1680台设备,从生产供货到工程安装、再到平台上线,地环院按时圆满完成任务,设备上线率达98%。

此次项目为地环院积累了国家级工程项目经验,在全国地灾普适性监测预警工作中成功打造了示范性案例。地环院也将在未来的地灾监测推广中起到推进作用,为我国的地灾监测预警工程贡献更多专业力量。

自定义HTML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