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奇石玉石 >

中国观赏石简介(38)·贵州观赏石㈡

  • 2021-11-23 16:56:43
  • 来源:宁石斋博客
  • 作者:地一眼蒙古
  • 0
  • 0
  • 添加收藏

21、海百合化石

海百合化石,出自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安顺市关岭县新铺乡、黔东南州凯里市和台江县等地。海百合是一种无脊椎的棘皮动物,以吸食海洋微生物为生,因形似百合花而得名。海百合的身体分冠(头)、茎(身)、根(脚)三部分,茎根之间界限不明;冠包括碗状或球状的萼和腕,萼由交错排列的几环石灰质骨板组成,萼上有若干小骨板构成的萼盖,口位于萼盖上或萼盖下。生于页岩中的海百合化石,质地坚硬,平面浮雕,其冠如花,茎杆分明,精美纤秀,图像似荷,栩栩如生,极具观赏价值。

关岭三叠纪时期的海百合化石形成于2.2亿年前,自然形态保存完好,有的十余条海百合茎缠绕一起,在岩层面上蜿蜒长达十余米,已发现面积最大的海百合化石为15平方米。

独山县三叠纪时期呈扇形冠状的海百合化石,厚度为4~5厘米;一般冠径5~20厘米,茎长10至100厘米,个别达250厘米,茎杆直径1厘米左右,也有的为2.5厘米;形态完整的最大一块海百合化石面积达27.3平方米。

凯里市古生代寒武纪地层的始海百合化石,距今约5.25亿年,沿层面呈层密集分布,部分保存较完整,是中国最早的始海百合化石。

22、贵州石蛋

贵州石蛋,又称武陵石核,出自贵州省黔南州三都县姑挂村旁的陡崖上。该石质地细密坚实,摩氏硬度为5左右;外形轮廓多似飞碟状,亦有状似佛像、蛋类、酒器等;小的十多公斤,大者上百公斤;呈青赤色,深浅不同有所变化;尤以色泽纯朴、线条流畅、造型饱满对称,石表面隐现似树木年轮细纹者为贵。

姑挂村地处武陵山脉,石蛋分布在方圆数公里的几座山体陡崖中,大大小小,深浅不一地嵌在岩层里,有的只露一点蛋头,有的已露出一半,有的已挤出岩层悬挂在岩壁中。经长期风雨冲刷、山体滑坡和劈山开路留落在山沟、溪河的石蛋,多被当地村农民捡藏于家中。

在遵义市桐梓县夜郎坝,夜郎溪枕坝而行,溪水中多有光滑圆润的石蛋,小者有十多公斤,大者有上百公斤之重。

23、页岩画石

页岩画石,又称绢云母页岩画石,出自贵州省黔东南地区。该石属前寒武纪的混合变质页岩,含粘土矿、长石、角闪石、云母和绿泥石等,形成于热流变化不大的中低温地层。基岩呈灰绿色,岩面受氧化铁、锰等矿物渗染而成波状图纹。多呈棕、褐、褚、黑、黄、红等色,间有丝绢云母带的金属光泽。色彩绚丽,浓淡、深浅变化多端。图纹斑斓,或似油画的重彩铺陈,或似国画的工笔描绘。

画石美自天然,剥离页岩表层面后,石上往往会出现棕色基调的恢宏、庄重、自然、大气的画面。页岩经切割整理,一般在1厘米左右,即可镶框欣赏。

24、花石

花石,又称大塘石,出自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大塘镇旧司开花寨一带。该石属铝硅酸盐粘土矿物组成的变质高岭石岩,质地细腻、致密坚韧,摩氏硬度约2~3,密度约2.50~2.65,显油脂光泽、玻璃光泽,微透明,石上各色齐备,艳丽多彩,纹理清晰。具有色泽鲜艳、细腻润滑、花纹美观等特点,雕刻性能良好,可用于制作印章及工艺品。按颜色、结构、矿物组合形态分为彩霞石、白玉石、虎纹石、珍珠石等品种,其中亦以彩霞石、虎纹石为佳。

彩霞石为变质揉皱状铁质高岭石岩,颜色有浅粉红、浅紫、紫红、浅褐、深褐、浅黄、浅灰、黑、白等色相间,似五彩云霞状;虎纹石为条带状堇青石红柱石高岭石岩,岩石由黑、白条带相间组成,并且有揉皱状构造;白玉石为变晶纯高岭石岩,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颜色洁白如玉,瓷状断口,珍珠光泽;珍珠石为鲕状铁质高岭石黏土岩,呈浅灰、浅黄灰、浅紫、浅褐、黑等色,单色或多色相间,鲕粒外形为卵状及变形状,颗粒大小0.5~5毫米,恰如镶嵌的珍珠。

25、余庆河石

余庆河石,出自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城郊余庆河。该石为河床中的卵石,种类较多,成型者极少,资源有限。质地以硅质岩为主,石皮苍老,摩氏硬度约为6左右。其中黄、白蜡石造型奇特,质色颇佳;由白色石灰岩基岩嵌黑色硅质岩构成的星辰石,构造独特,图案对比鲜明。

26、绿龟河石

绿龟河石,出自贵州省安顺市六冲河支流扒拉河至架盖河段之绿龟河中。该石系硅质岩类,石质硬度6~7;石状类似卵石,却不成卵形,表面坑洼突出,光滑如琉,亦多有造型者;石上色彩丰富,颇似彩陶,古朴典雅。

绿龟河属季节性河流,河石水冲程度不一,临水面较光滑,埋沙面水垢堆积,石体属自然浸染色,整石洗净后两面颜色各有差异。绿龟河石蕴藏量极少,从2001年发现始,不到半年,石源基本枯竭,现已难得一见。

27、煤焦石

煤焦石,出自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思腊河至鸭池河一带。该石属水冲石,质地致密,摩氏硬度为6左右,扣之有声,外形凸凹不平,显瘦、皱、透、漏状,以黑色为基调,石肤滑溜光润,古朴沧桑。石上皆有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包块纵横交错,多构成似峰峦崖顶、谷峡沟壑等奇险幽峻的山河景观,也有类人状物者,形象千姿百态。

煤焦石是在沧海变桑田的反复作用下形成的,多有植物条块状,偶含有珊瑚、藻类、菊石、贝壳等古生物化石。打捞出水时,表面水垢沉积,附着一层较厚的硬质泥沙。其清洗可用稀盐酸浸泡,待泥沙变松,然后用金属铲、钢刷以清水洗净,石体即显青黑色。

三岔河流经普定县梭筛而下至引子渡段,称思腊河,引子渡往下至贵阳清镇市段为鸭池河。思腊河至鸭池河一带,两岸全是煤山,河床也属煤田地质结构,但煤焦石蕴藏量较少,采集不易。

28、红线石

红线石,出自贵州省安顺市周围的石头山中。该石属碳酸钙类石灰岩,摩氏硬度为5~5.5;颜色多为灰白,石上布满如丝红线,也有红、白二线相间或全是白线的,还有红线稀少不甚明显的;块体小者数斤,大者数吨;石状多孔洞穿连,并附有藻类、贝壳等化石,成奇景、异象者颇多。

红线石储量颇丰,一般多蕴藏在山土里,偶有出于水中者。采集后清洗较容易,大者甚为壮观,可作为园林景观石,中小者玲珑可人,可置于几案欣赏。

29、珊瑚化石

珊瑚化石,出自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普定县、紫云县的山岭中。该化石有硅质的,也有碳酸钙质的;体量大小不等,从两三公斤至数十公斤,大者两百公斤左右;珊瑚种类较多,呈现于石体上的花纹有芦管状、蜂窝状、海绵状、圆柱状、放射状、雪花状、星点状等。晶体富集,节理分明,纹路均匀。色泽有黑、白、灰、青、兰、红等多种。整体形态类人状物、变化万千。

珊瑚化石一般为纯珊瑚个体,也有与其他围岩交织的,或伴有藻类、贝类、腔肠类和菊石化石,但围岩多属钙质类石灰岩。产状有水石、旱石之分,而以旱石为常见。其品种多为丛管珊瑚、蜂巢珊瑚、凤尾珊瑚、幅环珊瑚、类板星珊瑚、四射珊瑚等。该石洗净后多用玻璃罩密封存列,以防灰尘和风化。

珊瑚化石在贵州省内分布较广,而以紫云县猫营至猴场一带的山岭河谷中最为丰富集中。硅质珊瑚化石产于普定县马场一带,其围岩属硅酸盐成分,质地坚硬,玉化程度高,称“马场珊瑚”或“硅质珊瑚”,为珊瑚化石中的佳品。

30、思州石(砚石)

思州石,又称思石,出自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思阳镇坪坝村星石潭。该石为粘土岩,质地细腻、玉润,纹理细密,色泽黛黑,内含金星,粒大者直径4~5厘米。岑巩县古称思州,思州石制砚已有上千年历史,成砚称“思州石砚”或“思州砚”、“思砚”、“金星石砚”,砚体黝亮,金星流光闪烁;具有耐磨不嶙,呵气凝露,发墨如油,贮墨久而不涸,常用不伤笔毫等点。

清·康熙二十三年《思州府志》载:“星石潭,府东七里,产石,间有金星者,坚润可为砚。”

31、织金石((砚石)

织金石,出自贵州省毕节地区织金县。该石为微晶灰岩,质地坚实细密,石色清润,呈黑、深灰、褐、青等色,纹理秀丽。织金石雕刻砚台始于清朝光绪年间,成砚称“织金石砚”或“织金砚”,研墨细致均匀,凝汁生辉,不枯不涩,极易发墨。石砚加盖后,抗热耐寒,夏日不干,寒冬不冻,是其特点。

织金石属沉积型碳酸盐岩,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含有炭质、铁质、石英等,微晶结构,层状构造。既可雕琢各种砚台,也可用于制作其他文具。

32、龙溪石(砚石)

龙溪石,出自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城西九龙山。该石属沉积岩,也称水成岩,生成于距今约十亿年以上的震旦纪,内含碳质粘土、绢云母、石英、硫化银、硫化铜、铁、锰等矿物成分,质地坚实细腻,纹理缜密,摩氏硬度为3.5~4之间;由于在成岩过程中因地热、压力、渗透力和本身凝固程度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纹理、色泽和石质。其中俗称"绿豆石"者,呈青绿、墨绿、粉绿色泽;俗称"猪肝石"者,呈褚石、熟褐、深棕、浅棕色泽;另有一类青绿与熟褐混合者亦偶有发现。石料经打磨后均呈现隐约的云纹、树木年轮纹,极少纯色;在阳光下有晶体折射光芒。

以龙溪石制作砚台早于清代,成砚称"龙溪石砚"或"龙溪砚",温润如玉,易于发墨,顺笔自如,不伤其毫,储水不腐,冬日不冰。

龙溪石蕴存在源于九龙山叮咚窑的溪流中,九龙山海拔两千余米,目前除山顶外的条条山麓都被垦植,距山顶约150米处的叮咚窑仅雨季有少量泉水流出。

附录:

贵州玉石

除前述之贵翠(贵州玉)外,还有:

◇金星翠玉,出自贵州省黔南与黔西地区,该玉是一种含铜的蚀变硅质岩,石中金星由散布的细粒自然铜形成,质地致密、较细,摩氏硬度6.5~7,韧性和光泽较好,略透明,多呈翠绿、浅绿、浅黄,亦有红、黑、灰、兰等色,原石外表有一层皮壳,蕴藏高山峡谷之中,在河谷的砾石滩中也可寻觅到。

◇烛煤玉,出自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等黔西、黔西北一带煤层中,烛煤玉是一种独特的煤晶,俗称墨玉,质地细密,黝黑光亮,呈块状,无裂无绺纹,硬度适中,可用作雕刻工艺品。

◇碧玉,出自贵州省黔西北地区,质地细润,呈灰绿、油绿等色,有蜡质光泽。

◇另有产于贵州省黔北地区,呈绿色的绿玉髓等。

自定义HTML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