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人文地质 >

致敬!中国的地学泰斗们!

  • 2020-09-10 11:46:55
  • 来源:公众号:桔灯勘探
  • 0
  • 0
  • 添加收藏

无数德高望重的地学家终其一生致力于地学的发展,在地学的各个领域做出了开拓性的成就与贡献,让我们无不为之动容和佩服,是我们地质工作者的榜样,值得我们去继承与发扬!

1922 年7 月17 日地质调查所图书馆和陈列馆举行开幕典礼合影。前排左起:李捷、李学清、谢家荣、王竹泉、袁复礼;第二排坐者左起:葛利普、谭锡畴、丁文江(左5)、章鸿钊(左6)、卢祖荫(左7);第三排:黎元洪(坐者左3)

从左至右,卢祖荫、叶良辅、徐渊摩、周赞衡、徐韦曼、朱庭祜、刘季辰、李学清、谢家荣、赵志新。

小桔整理了39位地学界的“大师级”人物,他们中有的是学科的奠基人,有的是地学理论的建造者,有的奉献毕生为国家培养地质人才。

致敬地学界的各位大师!

祝所有老师们节日快乐!

< 排名顺序不分先后>

章鸿钊

1877年3月11日-1951年9月6日,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地质科学史专家。中国近代地质学奠基人之一。1877年3月11日生于浙江省吴兴县,1951年9月6日逝世于南京。1899年22岁时考取秀才,1904年东渡日本留学,1908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部地质学系,1911年毕业于该校,为中国选学地质学并获理学士学位的第一人。1911年夏,章鸿钊回国后在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讲授地质学课程。武昌起义后离校南归。

创办了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地质讲习班),为我国培育了第一批地质学家,其中许多人成为我国早期地质工作的主力。他从近代地质科学角度研究了中国古籍中有关古生物、矿物、岩石和地质矿产等方面的知识,撰写《三灵解》、《石雅》、《古矿录》等著作,开我国地质科学史研究之先河,具有广泛影响。参与筹建中国地质学会,并任首届会长,为我国地质界一代宗师。 

丁文江

丁文江(1887—1936年),字在君,笔名宗淹,江苏泰兴黄桥镇人。留学日本、英国。曾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他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创始人之一。

作为中国地质学的开山大师,丁文江不仅建造了中国地质学的基础,还擘画了它健康发展的路径。在中国地质事业初创时期,丁文江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学术界的政治家”角色。他创办了中国最早成功的专门地质教育机构——地质研究所,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地质调查机构(也是中国最早的科学研究机关)——地质调查所,他还在该所确立了绵延至今的研究精神。在丁文江的领导下,中国地质学成绩卓著,早在1920年代就获得了世界声誉。除地质学以外,丁文江在地理学、人种学、优生学、历史学、考古学、少数民族语言学等领域也有独特贡献,是一位典型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翁文灏

翁文灏(1889年—1971年),字咏霓,浙江鄞县(今属宁波)人。翁文灏出生于绅商家庭,1902年,翁文灏13岁时通过乡试中秀才。后来到上海读书,在法国天主教会所办学校学习外文,后到欧洲留学,专攻地质学。1912年,在比利时法语鲁汶大学(Louvain)获地质学博士。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到中国,在北洋政府农商部任事。

翁文灏是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1912);是中国第一本《地质学》讲义的编写者(1914);是中国矿物学第一本专著《中国矿产志略》的作者(1919);是中国第一张彩色中国地质测量图的编制者(1919,着8色);是中国第一位考查地震灾害,并出版专著的作者之一(1922,《甘肃地震考》等);也是中国第一部《中国矿业纪要》的创办者之一(1916,与丁文江共同创办);同时,翁文灏还是第一位代表中国出席国际地质大会的代表(1922);是第一位系统而科学地研究中国山脉的中国学者(1925);是第一位对中国煤炭按化学成分进行分类的学者(1926);是燕山运动及与之有关的岩浆岩和金属矿床的区域成矿理论的首创者。特别应该提及的是,翁文灏还是开发中国第一个油田(玉门)的组织者与领导者。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他曾经代表了一个学术的高峰,在中国地质学,永远是一个绕不开的存在。作为中国地质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矿床学、地理学、地震学做出了许多拓荒性贡献。燕山运动理论、中国第一本有关矿产志的专著、第一张着色的中国地质图,第一本地震专著,第一位系统研究中国山脉的学者……都著着翁文灏的名字。他曾两次代表中国出席国际地质学大会,先后被选举为英国伦敦地质学会会员、德国哈勒自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院士、澳大利亚采矿冶金学会会员等。


李四光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今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回龙山镇)的一个贫寒人家,(也有一说是1889年11月18日)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奠基人。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领导人。

一生留下了数百万字、170余篇(部)科学论著和丰硕的科研成果: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其成果为第四纪地质、地理和气候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对国家水文、工程等建设作出贡献。创建古生物科分类标准,该标准准确划分了石炭 - 二叠纪地层,被国际古生物学界采用;将力学原理引入地壳的构造和运动 规律研究,划分了中国及世界主要地区的构造体系,创建了地质力学,并以地质力学理论指导找煤、石油、铀、地热等能源及防治自然灾害等,解决了国家急需。代表作有《中国地质学》、《冰期之庐山》、《中国北部之科》、《地质力学概论》 和《天文地质古生物》等。

袁复礼

地质学家、地貌第四纪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河北省徐水县人,祖辈为官宦人家,父亲曾中过秀才。袁复礼1908年到1912年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祖母的教养和期望对他影响很大。1913年考入了清华学堂高等科,1915年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美国深造。开始在纽约建筑学校办的暑期学园学习,后来他进入布朗大学学习英文、世界历史、生物学、植物学等课程。一次他听了有关海滨地貌的讲演,由于大自然的奇异现象使他对地质学发生了兴趣,1917年转入哥伦比亚大学正式学习地质学,1918年获学士学位。

中国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学的创始人。1922年参与创建了中国地质学会。参与并领导了由斯文·赫定发起的“ 中国—瑞典西北科学考察团”,发现大批爬行动物化石,获瑞典皇家科学院“北极星奖章”。他还是中国考古事业的先驱之一,与安特生一起开展了“仰韶文化”的考古研究。袁复礼从事地质教育60多年,培育了几代地质人才。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的74名学部委员中,有29位出自他的门下。

他与其弟弟前北京图书馆馆长袁同礼、前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袁敦礼,被中国文化教育界尊称为“袁氏三礼”。

李捷

字月三(1894.4.29~1977.1.30),河北成安县人。著名区域地质学家、矿产地质及工程地质学家。1916年毕业于农商部地质研究所讲习班,同年进入地质调查所,开始从事地质事业。

他是我国地质界的老前辈,中国地质学会的创立会员,中国地质事业重要奠基人之一。早年在河北、山东等地,长期从事野外实地考察,并于1928年完成1B100万中国地质图南京开封幅,是我国最早完成的3个图幅之一。1927年他参加周口店大规模的发掘工作,担任中方代表,为两年后/北京人0头盖骨的发现奠定基础。1928年调任原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曾在湖北、四川、广西以及苏皖等地区,开创性的完成大量调查工作。解放后,他曾担任水利部勘探设计总局地质总工程师,水电部水电总局副总工程师,为新中国的水利水电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李捷先生是我国最早参与第四纪冰川研究的少数老地质学家之一,对冰川研究造诣甚深。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在鄂西山区首次发现冰川遗迹,50年代又在三门峡以及北京附近发现冰川泥砾层的分布,对研究这些地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问题以及第四系划分,均有重要意义。

谢家荣

1897年8月19日~ 1966年8月14日,矿床学家、经济地质学家。字季骅(季华),上海市人。1916 年毕业于农商部地质研究所,1920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28 ~ 1930年赴德国和法国做访问学者,从事煤岩学与矿床学研究;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三所大学地质系或地学系教授和系主任;曾任矿产测勘处处长,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计划处处长,地质部总工程师,地质部普查委员会常委、总工程师,地质矿产研究所副所长等职;任第一届至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学会第一届书记(秘书长)、第11届和第23届理事长。 

谢家荣献身地质事业50年,涉足于区域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地层古生物学、矿物学、矿相学、岩石学、煤岩学、矿床学、煤田地质学、 石油地质学等诸多领域,都有丰硕的研究成果。他还在经济地质学、地球化学、陨石学、地文学、地貌学、古地理学、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学、地震地质学、土壤学等学科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工作。

我国最早的石油调查者;我国最早的石油著译者;编著出版的《石油》一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石油地质学专著;陕北、四川、台湾等油田的积极开拓者;第一个对台湾石油地质进行调查的中国地质学家;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勘探计划的制定者之一;发现大庆油田的主要贡献者之一等。

马廷英

古生物学家、海洋地质学家、海洋生物学家。是中国海洋地质科学的重要先驱者。早年从事珊瑚生长节律之研究,是“古生物钟”之最早发明者。又致力于“古气候与大陆漂移”的研究,做出了贡献。对台湾海峡地区石油资源的考察与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他领导台湾大学、文化大学地质系,培养了很多人才。

马廷英以研究珊瑚生长节律为重点,开创了我国古生态、古气候、古地理(简称“三古”研究的新局面。他从“三古”研究出发,系统钻研了大陆漂移说,对以“新全球构造”为核心的“活动论地质学”的发展有很大突破。同时也是一位重视实践与应用的经济地质学家,他对盐类、石油等矿产资源的普查勘探都有突出的成绩。

主要贡献:①发现古今珊瑚的生长节律和生长率及其与赤道变化、水温的关系。②运用海相化石详细论述了寒武纪和奥陶纪以来每一个地质时期的气候与变迁。③从40年代开始,依据海相化石系统地论证了大陆漂移说,列出了古今各大陆的相对位置和漂移程序,进而解释岛弧、火山和海平面变动的原因,以及其他各种海洋构造。④1956年提出邻近中国的东海、南海有良好的贮油层,及其相关的石油生成理论。著有《造礁珊瑚的成长率及其与海水温度的关系》、《大陆漂移及亚洲东缘现在的漂移速度》、《由珊瑚礁年生长值看三大洋发展史》、《古气候与大陆漂移之研究》等。

李善邦

中国地震学家。中国地震科学事业的开创者,最早的地震地球物理学家之一。1902年10月2日生于广东兴宁,1980年4月29日卒于北京。1925年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曾任中央地质调查所技正、地震研究室主任。

1930年在北平西郊创建我国第一个地震台——鹫峰地震台,成为当时世界第一流的地震台。1943年在重庆北碚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近代地震仪——霓式Ⅰ型水平向地震仪,20世纪50年代进一步设计制造了51式多种型号的地震仪,并领导建成我国第一批全国地震基本台站,负责提供国家基本建设地震烈变数据,同时编制我国第一幅《全国地震区域划分图》,主编了第一部《中国大地震目录》,为中国地震研究奠定了基础,为我国地震研究工作培养了大批人才。他被誉为“近代张衡”的我国地震学开创者。

黄汲清

1904年3月30日~1995年3月22日,构造地质学家、地层古生物学家、石油地质学家。四川省仁寿县人。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5年获瑞士浓霞台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8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任全国矿产普查委员会常委、地质部石油地质局总工程师;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名誉院长等职。 

出版《中国南部二叠纪地层》,提出中国二叠纪的三分方案;撰写《新疆油田地质调查报告》,提出陆相生油和多期多层生储油论;出版《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创立多旋回构造运动说,奠定了中国大地构造学的基础;主编首批 14幅1∶100万国际分幅的中国地质图及1∶300万的中国地质图(挂图),对全国矿 产普查起了重要作用。20世纪50年代,参与部署全国石油普查,为大庆油田的发现作出了重大贡献。 

李春昱

1904年5月8日~ 1988年8月6日,区域地质学家、构造地质学家。河南省汲县(今卫辉市)人。1928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7 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国地质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区域地质室技术负责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从事区域地质和地质构造研究。早年与谭锡畴在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进行地质矿产调查,领导并参加四川地质工作,预测中梁山煤矿,后经证实。20 世纪40年代领导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直至新中国成立,60年代参加组织领导全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70年代倡导并参加中国大陆板块构造研究。1973 年与他人一起首 次在中国发现肯定了古生代以来的板块构造运动的存在。领导亚洲大地构造研究,其成果博得国际上好评。代表作有《四川西康地质矿产志》、《四川石油地质概论》和《中国中生代造山运动》。 

李春昱1950年发表“四川运动及其在中国之分布”一文,提出“四川运动”的重要概念,揭示了中、新生代之交的地壳运动。70年代初,他发表了“试谈板块构造”与“再谈板块构造”两篇评介文章,积极引进板块构造新观点。他首次在中国发现混杂堆积,首次用板块演说系统解释了秦岭、祁连山的构造发展史,多次指出塔里木-中朝地块以北古生代板块缝合带的存在及其对地质矿产勘查的重要意义。他发表了“用板块构造学说对中国部分地区构造发展的初步分析”(1975)、“板块构造与多旋回构造运动”(1979),“槽台论点与板块构造学论”(1986)、“板块构造基本理论与方法”等重要论著。他是在中国倡导板块构造学理论研究的最主要代表人物。

南延宗

南延宗(1907~1951),原名南蒋康,字怀楚,清光绪三十二年(1907)生。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地质系,是中国杰出的地质学家,1942年中国地质学会授予他“赵亚曾先生纪念奖金”,1943年在中国首次发现铀矿。1950年发现钼矿、铈钇矿等重要矿藏。有“中国铀矿之父”之称

1943年,南延宗在广西钟山黄羌坪发现铀矿,这是我国最初发现。他的论文发表后,引起全国有关人士的极大关注。南延宗任职于桂林前资源委员会锡业管理处期间,5月份赴广西花山区黄羌坪调查锡矿,在矿区石壁上发现有很多极其鲜艳的黄色粉末状矿物,当时怀疑为钒钾铀矿,其旁边的红色者可能是钒铅矿,当即用小刀刮取少许,继而他又看到有黑色者和黄色者附生一处,极似沥青铀矿,便刮少许带回桂林。后来他邀请吴磊伯先生与他一起应用显微化学分析、定性分析比较法、放射性试验之照片感光法以及显微镜光性鉴定等手段,最终确定为磷酸铀矿、脂状铅铀矿和沥青铀矿。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发现铀矿,也是铀矿在中国的第一次发现。由于当时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奖励发现铀矿,因此这次发现在中国地质科学界引起轰动,受到全国重大关注,《中央日报》也做了专题报道,但可惜并没有引起当局的足够重视。后来他根据铀矿与钨、锡共生在花岗伟晶岩脉中的规律,预测广西、江西、湖南都有发现具有经济价值铀矿的可能,为新中国铀矿资源的寻找指明了方向。

程裕淇

1912年10月7日-2002年1月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变质岩石学家、矿床学家、前寒武纪地质学家、地质科技管理专家、地质科学史专家。首次发现中国沉积磷矿。1912年10月7日出生在浙江嘉善县的一个塾师家庭。1923年进嘉兴省立二中初中学习后,英语教师徐觉民结合课文教他用英语叙述从上海到伦敦途经的港湾、城市和海洋名称以及沿途风光;在1929年秋他考取清华大学地理系(后改为地学系)学习。系主任是中国现代地质科学的奠基人之一翁文灏。他规划的课程,包括了地质、地理和气象。在这里他受到了扎实的地学教育,并先后到北京西山、河北、山西、山东等省区进行地质实习,并填绘了北京西山、河北怀来境内的四幅1∶2.5万地质图。

多次总结铁矿找矿方向,提出“铁矿类型组”、“铁矿成矿系列”及“矿床成矿系列”等概念,对研究中国矿床成矿规律及有关矿产预测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西康丹巴附近的渐进区域变质带》、《变质岩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工作方法》、《中国的变质岩系及变质带》和《山东太古代雁翎关变质火山沉积岩》等是中国变质岩石学和变质地质方面之经典,其中包括“区域变质与接触变质间过渡类型变质作用”、“混合岩系列”及“多阶段变质”等新概念、新观点。他参与主编的《当代中国的地质事业》、《前地质调查所(1916-1950年)的历史回顾——历史评述与主要贡献》是中国地质学史的重要文献。尤其重视野外地质实践,接近90岁高龄还从事野外地质工作,培养了一批地质学人才。

宋达泉

著名土壤学家,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现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前期从事土壤及自然资源调查和研究工作。早期在浙江、福建、云南等地进行土壤调查和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主持了东北地区土壤资源及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的系统调查和研究工作,为开发利用国土资源作出了重要贡献。

毕生致力于土壤学与资源环境科学事业。中国第一个土壤分类系统的倡导者和制定者,中国第一个将水稻土独立地划分为土类的倡导者和制定者,中国第一个全面论证东北黑土是一个独立土壤类型的学者,中国第一个采纳与应用苏联发生土壤学理论及其分类方法的倡导者。中国第一个发现并命名苏打盐渍土、潮滩盐土的学者。

涂光炽

湖北黄陂人,1920年2月14日生于北京;1937年毕业于天津南开中学,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1944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1949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获博士学位,1949—1950年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助理研究员(ResearchAssociate);1949年8月他在纽约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1951年在清华大学任副教授,并首先在中国开设地球化学课程,1951—1954年在苏联莫斯科大学进修,1955年任北京地质学院副教授,1956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自1960年起任副所长。同期仍兼任北京地质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教授。1966年起一直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涂光炽从事地学研究近70年,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新观点,为地球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20世纪50年代在祁连山及西北干旱地带作综合地质考察。60年代从事华南花岗岩类有关矿床及铀矿地质研究,70年代除继续此项研究工作外,着重从事富铁矿床研究。80年代主要研究层控矿床,后期侧重新疆北部及黄金地质并持续至今。90年代开始超大型矿床、低温地球化学及分散元素成矿研究。1982年,“华南花岗岩类地球化学”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5年,获中国科学院“竺可桢野外工作奖”;1987年“中国层控矿床地球化学”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93年,“中国金矿主要类型、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获国家黄金管理局一等奖(以上着作中为第一作者);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地球科学);1996年,《中国矿床》专着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担任铅锌矿床部分)。

涂光炽是我国著名的矿床学家、地球科学家和我国地球化学学科的奠基人。他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和地球科学事业的发展以及地球化学优秀人才的培养做了卓越的贡献。

王竹泉

字云卿,又名宗琪,出生于河北交河,区域地质学家、煤田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16年毕业于农商部地质研究所。1929-1931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及麻省理工学院地质系学习,获硕士学位。从事地质工作60年,研究领域广泛,特别在研究中国煤田地质形成与分布规律、地层叠覆原理方面有突出的成就。 

王竹泉首先提出煤的接触变质规律,首次提出以重矿物为标志鉴定火成岩区的观点,在煤田地质理论上作出了积极贡献。发现陕北油田,在昌平发现新矿物并命名“西湖石”对除西藏、新疆以外的全国各省的煤田进行系统调查研究,为大规模勘查奠定了基础。被誉为“中国煤田事业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山西煤矿志》和《河北磁县煤层的煤岩研究》等。

俞建章

地层古生物学家。1898年1月12日生于安徽和县。192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5年获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长春地质学院副院长、教授。从事古生物地层学研究。30年代建立我国下石炭统珊瑚的四个化石带;发表的《中国中部奥陶纪头足类化石》是我国论述华中西南区奥陶纪直角石类动物群的第一部专著。60年代,创立了中珊瑚目。70年代率先在我国开展对异珊瑚的研究,在我国石炭纪及二叠纪珊瑚分类、珊瑚群特征、地理分区以及建立珊瑚带等方面,取得新的研究成果。

俞建章不仅是中国珊瑚化石专家,同时也是鹦鹉螺类化石研究的奠基人。早在1928年俞建章调查湖北西北部地质矿产时,除研究该地区的地质矿产外,还对这一地区奥陶纪鹦鹉螺化石进行研究,于1930年发表他的第一本专着《中国中部奥陶纪头足类化石》。其中记述了扬子地台区奥陶纪鹦鹉螺类化石的分类、地层及地理分布,还对该类动物群特征、生物地理区也有较详的论述。这是中国古生物学家论述华中西南区奥陶纪直角石类动物群第一本专着。该书同时指出中国华北奥陶纪珠角石动物群与华中西南区奥陶纪直角石动物群有显着的差异,为以后中国奥陶纪鹦鹉螺类化石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中国奥陶纪生物地层学及古生物地理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部专着的发表,曾引起国际上古生物学家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并引起“秦岭、汉城线”是亚洲东部大地构造及古生物地理分界线的长期讨论。以后在50年代初,俞建章还对中国湖北及贵州奥陶纪鹦鹉螺、腹足类及三叶虫等化石也有研究。根据俞建章在西南地区发现极少数的珠角石类化石,认为秦岭淮阳山脉并没有完全阻隔华北与华中西南奥陶纪海域的局部沟通。俞建章除对中国奥陶纪鹦鹉螺化石有深入的研究,还对中国二叠纪海绵化石、侏罗纪菊石及奥陶纪腹足类等门类进行了研究。

侯德封

1900年5月4日生于河北省高阳县河西村。192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曾任山东莱阳县中学教员。

侯德封早年在区域矿产地质,特别是煤田地质、石油地质、铁矿及有色金属矿产地质的调查和研究上有重大成就。主要著作有:《河南修武县煤田地质》、《山西之菱铁矿》、《四川省铁矿概略》、《黔北地质矿产》以及《第三次中国矿业纪要》、《第四次中国矿业纪要》、《第五次中国矿业纪要》等,后者是中国各时期地质矿产事业的重要总结。

解放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他曾发表《从地质观点对中国锰、铁等矿产的寻找提几点意见》、《目前中国的锰矿问题》等文,提出了新观点,为解决钢铁工业所需铁、锰矿资源问题做出了贡献。他又领导并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的西北石油地质调查、东北及西北综合地质考察、第四纪地质研究等项工作,特别对陆相生油理论的发展支持很大。

1957年以后,他领导并参与了稀有元素与稀土元素研究及找铀矿的工作,不仅解决了生产上和国防上的有关问题,而且提出了“核子地质学”、“核子地球化学”的新学术思想。主要论著有《同位素地质学中的若干问题》、《核转变能与地球物质的演化》等。他从物质是由基本粒子组成这一概念出发,去认识地球物质的性质和运动规律。他指出,组成地球的一切元素及其同位素,在地球发展的自然条件下是可以转变的,通过对同位素成分的研究,可以进一步认识元素共生系统以及量与质的变化规律。他又认为各种核结构储藏能量,在核转变过程中释放出来,并作用于地球物质,它产生的一系列地质作用,是地球物质演化的基本因素和动力。

侯德封善于把近代核物理、核化学理论运用到地质科学上,从而不断创新,在地质学理论探索中取得重大成就,为广大地质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穆恩之

地质学、古生物学家。江苏丰县人,1917年9月出生,汉族,九三学社社员,中共党员。1943年,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毕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地学部常委。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历任中央地质调查所技佐、技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古生物志》主编,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兼职教授等职。曾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副院长、顾问,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古生物学会理事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质对比科学委员会委员、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国际地层委员会志留系分会正式委员、奥陶系—志留系界限工作组选举委员、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工作组通讯委员、国际古生物协会笔石工作组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员等职。曾当选为政协江苏省委员会第四届委员、第五届常务委员。

穆恩之全面推进了中国笔石学的研究,是中国笔石学科的带头人,国际知名笔石专家。早在1950年,他率先提出笔石的系统分类,描述了从寒武纪到石炭纪的大量笔石,建立了一个新亚目、10余个新科、20余个新属和新种。由他指导建立了中国寒武纪至早泥盆世的笔石带,划分了五个笔石动物群。他对中国奥陶纪笔石动物群及其有关地层进行生物地理分区,划分为六大地层区和三大生态地层类型,创立了一系列新的笔石分类单元。在笔石的演化和分布方面,他先后提出了笔石体复杂化和笔石动物生态分异的学说,还研究了中国海百合、海蕾和海胆化石,建立了志留系和三叠系的海百合序列与白垩纪海胆序列。他以笔石地层为标准,提出了奥陶纪与志留纪的地层划分对比方案,解决了国际学术界长期争议的地层对比问题。

裴文中

1904年1月19日生于河北省丰润县。1921年裴文中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3年转入本科地质系。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同年到北京地质调查所工作。1928年参加北京周口店遗址的发掘工作。1929年成为发掘现场负责人。1929年12月2日在周口店发掘出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

以“史前人类使用的硬岩石的破碎和形成中自然现象的作用”为题的博士论文获得学术界的好评,它既为“曙石器”的破产作了有力的诠释,又在史前考古方法论上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发掘标本和新生代所藏标本的基础上研究分析非人工破碎的骨化石,并指出其成因包括啮齿类动物咬碎的骨化石、食肉类动物咬碎的骨化石及其所呈现的食肉类动物爪痕、骨骼腐蚀后所出现的曲纹以及化学作用和水蚀作用的变形等,以物标本为依据并通过实验证明的观察使非人工破碎骨化石的性质和特征更加明确。裴文中对中国旧石器时代的文化体系和年代分期也作了开创和深入的综合研究。

1937年美国费城举行了早期人类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上裴文中宣读的“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是中国学者首次发表的全面总结,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这篇论文把中国猿人文化、河套文化和山顶洞文化列为早、中、晚三个阶段,奠定了中国旧石器文化的分期基础,并指出它不同于欧洲的旧石器文化。1955年、1959年和1965年,他发表了一系列总结性论文,根据新的发现和研究,不断扩充其内容和提出新的认识,如用水洞沟文化和萨拉乌苏河文化来代替过去的河套文化等。裴文中对中国旧石器文化的体系和分期的论述领域的轮廓和基础,在中国旧石器时代的研究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张伯声

又名遹骏,河南荥阳人,构造地质学家、大地构造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地质学界五大构造学派之一— "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的创始人。 

1926年于清华学校毕业后,192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伯声他多次对黄河流域进行地质考察,提出了“黄土线”及黄河河道发育和秦岭水系成因等新观点,在国内外第四纪地质界有重要影响。20世纪70年代中期,将镶嵌构造学说发展为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

他为了给祖国培育地质英才,几乎是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亲手教育出了3000多名地质人才。在他亲自教出的学生中,许多人早已是中国煤炭、冶金、工程、石油、地质以及教育战线土的高级科技人才,有的还担任着(或曾任)总局局长、副部长、省(自治区)副主席、院长、所长、总地质师、系主任等重要职务。在执教期间,他还致力于地质科研及实践,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为国家地质学理论和矿产事业做出特殊的贡献。他的地质科研及实践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一是地质矿产工作;二是前寒武纪地质研究;三是对第四纪地质与新构造运动的研究;四是有关地震地质的研究;五是创立了波浪镶嵌构造学说。在全国第二届构造地质学术会议上,张伯声“地壳波浪镶嵌构造学说”被公认为中国地质学界五大构造学派之一。世界地质学界将其称为“盛开在地质科学园地里的奇葩”。

叶良辅

字左之,杭州人。1894年8月1日出生于杭州。是我国早期的地质学家、岩石学家。1913年叶良辅考入工商部地质研究所学习地质,1916年毕业后,进入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任调查员。1920年留学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1922年回国,仍在地质调查所工作,后兼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1927年任广州中山大学地质系主任,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49年5月杭州解放,他任浙江大学地理系系主任,不幸于同年 9月14日病逝。

我国地貌学开创者之一。他在初期著作中就重视地貌的研究,如《北京西山地质志》就专列地文一章,他以构造地质学、岩石学为基础,从事地貌学的研究。

1925年与谢家荣合著发表了《扬子江流域巫山以下地质构造与地文史》。该文以地质构造为基础研究地貌。作者对长江三峡的成因和鄂西地文期有独创的见解,明确提出长江三峡的形成,首先由于河流劫夺,而后是复幼深切的论断,并倡议建立鄂西期准平面,山原期壮年地面和峡谷期的3个著名地文期。后来许多学者如李承三、沈玉昌、杨怀仁等调查研究所得结论都和他一致。近年来并陆续证明,这3期地貌在云贵高原上皆有发育。据南京大学教授杨怀仁称:“巫山以下地文期之研究论点发表后经60余年之考验,不仅地貌上可靠,而且更得到地球物理性质上的证实”,这篇著作对今日长江三峡的开发研究,也具参考价值。

1932年叶良辅与喻德渊合著发表了《山东海岸变迁之初步观察及青岛一带火成岩之研究》。该文以岩性为基础研究地貌。叶良辅在研究工作中,从不迷信专家和洋人。他指出胶州湾与青岛一带地貌之构成主要受花岗岩、火山岩的岩性影响,并就唐县期侵蚀面的研究,否定了日本学者所谓海岸上升的论点。

孙云铸

1895年11月生于江苏省高邮县。1918年由北洋大学矿产科转入北京大学地质系,1920年毕业,留任助教。1927年在德国哈勒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1931年兼清华大学教授。1936年兼中心大学访问教授。1937年任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教授、系主任。1946年任北京大学地质系系主任。1950年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1952年任地质部教育司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首批学部委员。1956年任地质部地质矿产研究所副所长。1960年任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1979年1月5日在北京病逝。

孙云铸是我国无脊椎古生物学及生物地层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的重要学术成就是对寒武纪地层、地史及其三叶虫动物群的研究。1924年他发表的《中国北部寒武纪动物化石》是我国学者发表的第一部大型古生物学专著,以后他又发表了《中国北方上寒武纪三叶虫化石》(1935)、《关于中国寒武纪地层界线问题》(1948)《中国寒武纪地层划分问题》(1961)等等。他描述发表了三叶虫化石几十个属、100多个种,其中他发现并建立了18个新属、86个新种,绝大多数是寒武纪(特别是晚寒武世)地层的标准带化石。他多次研究总结寒武纪地层划分对比问题,最后将中国寒武系修订为3个统、10个阶、20个化石带,为中外地质界长期沿用。

孙云铸一专多能,对于其他各时代地层(特别是古生界各个系)、其他各门类化石(特别是笔石、菊石、珊瑚、棘皮动物等)都有长期精深研究,发表过著作数十种。他还发表过很多古生物地层学、历史地质学的综合性著作,如《就中国古生代地层论划分地史时代之原则》、《太平洋,早古生代生物扩散的重要中心》、《中国古生代各系界线问题》、《海侵的基本概念和问题--着重讨论中国古生代各纪动物群及其分区》等。这些论著对广大地质工作者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孙云铸在中国地质学界、古生物学界始终居于领导地位,他是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古生物学会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并多次担任两会会长(理事长)。

冯景兰

1898.3.9——1976.9.29,地质教育家、矿床学家、地貌学家。从事地质教育50多年,培育了几代地质人才。在两广地质、川康滇铜矿地质、豫西砂矿地质、黄河及黑龙江流域新构造运动、工程地质学等方面进行过大量开创性工作。而对矿床共生、成矿控制及成矿规律等研究上贡献尤大,提出了“封闭成矿学说”,他参与主编的《矿床学原理》是矿床学的系统专着和教科书。他是中国矿床学重要奠基人之一。

1927-1929命名丹霞地貌,1929年在爪哇巴达维亚(今雅加达)举行的第四届泛太平洋科学会议上宣读关于广东地质矿产的,学术论文,1956年参加全国12年,科学发展,规划工作被选为全国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出席全国和北京市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1957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一级教授。

冯景兰从事地质教育达50年之久。冯景兰培养了几代地质人才。在《冯景兰教授诞辰90周年纪念文集》中撰文的他的学生中,有学部委员、教授、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等,真是“桃李满天下”。而撰稿者仅仅是他的学生中的很少一部分,绝大多数学生是在心中默默追忆他们的老师。这表明了冯景兰的突出业绩,也体现出他诚挚的爱国心、高尚的人格、广博的学识和诲人不倦的作风。冯景兰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大致有如下方面。

早在30年代,发表的工业小丛书《探矿》,其目的便是普及近代矿产勘查知识、原理和方法。50年代发表的《中国的矿产资源》一文,更体现了冯景兰希望多数人了解和关心中国的矿产资源问题。

早在1926年,冯景兰就着有《开封附近沙堆之成因分布与风力水力风向之关系》等文章,探讨黄河岸边沉积物的成因等问题。50年代初,冯景兰多次参加豫西等地黄河坝址勘测,并写出报告。其中的《豫西黄河坝址地质勘测报告》、《黄河的特点和问题》等,可说是治理黄河工程地质基础方面的力作。对于根治黄河,冯景兰提出“治河必先知河”,应当科学地、充分地了解黄河的基本特点,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结合科学知识的探讨和实际工程的应用,才能把历史上对人民闯祸的黄河改变为为人民造福的黄河。1963年冯景兰提出“封闭成矿”的概念。

袁见齐

地质学家。江苏奉贤(今属上海市)人。字省衷。192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质系,后在中央大学和云南大学任教。曾任盐务总局技正。建国后,历任北京地质学院教授、副院长,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教授、主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十二届副理事长,九三学社第六,七届中央委员。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专于矿床学,对盐类矿床造诣尤深。在我国较早研究勘查开发固体盐矿和盐湖资源,1959年首次提出“陆相成盐成钾”理论,对生产起了指导作用。撰有论文《中国内陆盐湖钾盐沉积的若干问题》、《高山深盆的成盐环境——一种新的成盐模式的剖析》。著有《西北盐产调查实录》等。

早年从事矿床和水文工程地质工作,对云南省和南京附近矿产作了系统研究,并调查了湘黔铁路沿线地质。1957年起,为开发柴达木盆地,长期领导北京地质学院钾盐地质研究组,开展钾盐找矿和盐矿成因理论研究。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遵仪

地层古生物学家。1908年10月7日生于广东揭阳。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学系。1939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9年9月17日逝世。曾任中国地质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对无脊椎古生物的门类有深入研究,尤其是对腕足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的研究造诣颇深。组织领导了对古生代与中生代之间生物绝灭事件的成因、二叠系与三叠系界线及其上下矿产形成规律的研究,并选择中国南方三个二叠—三叠系界线剖面作为国际候选层型,从而推动了这一研究的深入开展。代表作有《中国地质文献目录》、《古生物学教程》、《中国三叠系》和《中国地层》。1984年《中国地层》系列专著获地质矿产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2年《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金钉子)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湖北省科技奖一等奖。

池际尚

岩石学家。1917年6月25日生于湖北安陆。1941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7年和1949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布仑茂学院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1月1日逝世。曾任中国地质大学教授。

20世纪50年代初发表的岩组学论文具有当时国际水平。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负责山东等地区域地质调查及北京南口花岗岩科研工作,特别是山东金刚石原生矿的科研工作,发表了大量论文,提出了我国金伯利岩的分类、命名原则和方案,总结了各类金伯利岩的岩石学特征,对寻找金刚石原生矿有重要指导意义。

80年代完成了获地质矿产部1989年科技成果奖一等奖的成果“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及上地幔研究(附金伯利岩)”。主编的《岩浆岩岩石学》和《费德洛夫法简明教程》反映了当时国内外的最新成果。

地质学、古生物学家。1920年9月1日生于湖北咸宁。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1946年清华大学地层古生物学研究生毕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1年6月13日逝世。曾任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九三学社副主席、全国妇联副主席。长期致力于生物地层学、古生物学和微体古生物学科研和教学。主持完成《松辽平原白垩-第三纪介形虫》、《西宁民河盆地中侏罗世-第三纪地层及介形虫、轮藻化石》、《塔里木盆地西部晚白垩世-第三纪地层及有孔虫》、《中国的白垩系》、《有孔虫》等重要著作。开展微体古生物的古海洋学及海洋地质学研究,主持完成《冲绳海槽第四纪微体古生物群及其地质意义》、《西沙北海槽第四纪微体生物群及其地质意义》和《南海珠江口盆地第三纪微体古生物及古海洋学研究》等专著。

陈光远

江苏南京人。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系。1951年获瑞典额普萨拉大学地质矿物学副博士学位。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地质学院副教授,武汉地质学院教授、成因矿物研究室主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和矿床矿物学成因矿物学委员会第一、二届主任委员。专于成因矿物学,研究铁矿和金矿成因问题及指导找矿勘探取得成果。著有《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

地质学家、成因矿物学家。长期从事结晶学、矿物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是中国现代矿物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的开创者。他对钨矿、富铁矿、铬矿、金矿等的矿床成因矿物学的研究,为矿山解决疑难问题及为找矿和远景评价作出了突出贡献。90年代末期,转向生态环境的研究,利用废弃物改善生态环境。专著有《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张岭铁矿成因矿物学》皆是中国矿床矿物学、成因矿物学研究的重大成果。先后在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任教,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矿物学人才。

陈光远花费半个世纪的精力,致力于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的引进、完善、发展和推广应用,在学科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作出了卓越贡献。

彭志忠

中国结晶学家与矿物学家。湖北天门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武汉地质学院教授,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国际结晶学联合会结晶学教学委员会顾问等。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首先测定葡萄石的链层状晶体结构,突破了当时权威的硅酸盐晶体结构分类体系。测定了五十多种矿物的晶体结构,发现了十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晶体结构新现象;发现或确定了三十多个新的矿物种和变种;提出了准晶体的微粒分数维结构模型。著有《葡萄石的晶体结构》和《氟碳铈钡矿的晶体结构和钡-稀土氟碳酸盐的晶体化学》。

1954年就开始为研究生讲课并与其他同志合编出我国第一本《结晶学教程》.1957年,在唐有祺教授指导下,在世界上首次测出了复杂的葡萄石结构,突破了国际上研究晶体结构的权威布瑞格三十年代所建立起来的硅酸盐晶体结构分类体系。1960年,他领导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矿物晶体结构实验室。

1985年9月以后,是他病情最严重的时刻,也是他奋力拼搏的时刻.他以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赶写出了四篇重要论文,四次带病出差参加学术会议,作了七场学术报告,主持或参加了八次外事活动,多次参加科技评审会,接连不断地坚持接待来访者,还指导着十一名研究生,直到病情开始恶化,他还坚持参加研究生论文答辩会。

潘钟祥

中国石油地质学家。字瑞生,1906年8月12日生于河南汲县,1983年10月25日卒于北京。193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943、1946年先后获堪萨斯大学硕士学位和明尼苏达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中山大学教授、地质系主任,两广地质调查所所长,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地质学院教授、石油地质系主任,武汉地质学院教授等职。潘钟祥是中国石油地质学开创者之一。

1941年他在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会志上发表《中国陕北及四川白垩系石油的非海相成因》一文,最早提出中国陆相生油的观点。1957年发表《中国西北部的陆相生油问题》,阐明陆相生油的巨大潜力。

1965年提出了华北盆地内可能存在两类重要油气聚集带:一为不整合面以下的古生代碳酸盐基岩油藏(后称为古潜山油田);一为滨岸砂体油气聚集带。以后相继发表《三角洲沉积体系特征及其和石油的关系》(1975)、《基岩油藏》(1982)和《不整合对于油气运移聚集的重要性》(1983)等文,对指导中国沉积盆地中寻找石油起了重要作用。他的重要编著还有《石油地质学原理》(1956)和《世界油气田地质学》(1961)等教科书。

陈国达

陈国达(1912~2004),男,汉族,广东省新会县人,中共党员,193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质系。

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家 1912年1月22日生于广东新会。193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4年4月8日逝世。

曾任中南工业大学学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中国地洼学会理事长、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研究总中心主席、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矿床成因协会矿床大地构造委员会副主席兼构造-岩浆活化(地洼)学组主席,国际刊物《大地构造与成矿学》主编。从事大地构造研究,于1956年创立地洼学说,突破1859年以来美澳学者创建的地槽-地台学说,为进一步认识地壳演化规律及找矿开辟了新思路。

从20世纪60年代起这一学说被陆续介绍到十几个国家,推动了有关学科的深入发展。1991年又提出了壳体(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即把岩石圈的演化与运动统一研究的学术思想。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8年起为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陈国达教授最突出的贡献是于1956年发现大陆地壳的新构造单元──地洼区,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壳体大地构造学,发展成为地洼(活化)构造理论体系,在国内外广泛运用于找矿,取得显著成效。地洼学说的诞生被列入世界科学技术史年表。

郭文魁

地质学与矿床学家。1915年6月18日生于河南安阳。193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9月16日逝世。

曾任地质部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长期从事区域地质与矿床地质调查,对我国众多矿种、矿床、矿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区域成矿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我国内生金属矿产的成矿条件、分布规律和找矿方向作了精辟阐述,将我国金属成矿作用划分为三大成矿域和三大成矿旋回。

提出金属矿床的综合原生分带与矿化过程中氧、硫分压交替消长的新见解论证锡的地幔来源以及在氧化还原条件下的成矿阐明岩浆后期渗浸作用、注侵作用与热液矿脉之关系。指导编制《1∶3000000中国有色金属成矿规律略图》和《1∶1000000中国成矿规律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主编《1∶4000000中国内生金属成矿图》,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杨钟健

1897—1979,陕西华县人。192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27年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我国 古脊椎动物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曾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重庆大学教授,西北大学校长。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1949年12月起出任中国科学院编译局局长。1952年被 中国科学院评为一级研究员。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院士)。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起任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并曾任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委员。杨钟健一生的科研领域几乎涵盖了古脊椎动物学从鱼到人的全部,重点是对中国古哺乳动物化石和 古爬行动物化石及中—新生代地层的研究,同时对地质学的其他学科、生物学及考古学等多有涉猎。杨钟健热心科学组织和普及工作,是我国地学和自然科学初创阶段的 重要推动者之一。杨钟健一生发表科研著述等670余篇 。

1927年杨钟健发表的 《中国北方之啮齿类化石》是中国学者的第一部古脊椎动物学专著,它标志着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诞生,开创了中国学者对古哺乳动物化石研究的新时代,也为我国古哺乳动物化石中最重要的两个门类———啮齿目和兔形目———化石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杨钟健与周明镇合作发表的 “粤北红层中的脊椎动物化石” 一文中指出, “华南红层”中可能包含在我国长期缺失的古新世的地层。这一推断,在杨钟健和周明镇领导和主持的为期十年的大规模 “华南红层”的考察中,得到了证实,获得了大量稀有的古新世哺乳动物化石,成为我国古生物学领域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大成 果,得到国际古生物学界极大关注和高度评价。同时他还是我国晚新生代陆相地层研究的推动者,我国爬行动物化石研究的开创者。

张文佑

1909.8-1985.2,河北唐山人。1930年考入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土木工程系,193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45年赴美、英等国考察研究。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创立断裂体系和断块大地构造学说,对断块理论和地质力学作出了重要贡献。参加了把我国油气勘探基地由西部东移的战略决策,他提出的“定凹探边”、“定凹探隆”的建议为大庆和其他油田的开发作出了贡献。50余年共发表170余篇论著。他的《断块构造导论》是断块构造学说的代表作。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的最大学术成就是创立了断裂体系与断块大地构造学说;他主编的三张大地构造图反映了断块学说从萌芽、诞生到成熟的三个阶段。

1956年,张文佑主编了新中国的第一幅大地构造图(1:800万),并于翌年完成其说明书《中国大地构造纲要》。1973年,他在汲取板块学说成果的基础上编制了中国的断块大地构造图(1:1000万),提出中国大地构造的"基本轮廓是以块断构造为特征”,分5个发展阶段10个发展时期概述了块断构造的发展。1983年,他领导和主编了“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图(1:500万)”,系统全面地表示出中国及邻区的断块大地构造格局;在“断块构造导论”(1984)和“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1986)两书中则系统地阐述了断块学说的理论、方法和现阶段的思想成果。

50年代中期,张文佑首先提出有一个鲁中断裂带(后称之为郯庐断裂带,1956年他考察柴达木盆地之后,提出隐蔽区才可能出油的论断,并为勘探实践所证实。接着他提出中国东部包括冀中、松辽等大型厚层沉积盆地有生油远景的见解,参与了我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基地由西向东移的战略决策,并因在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突出工作,成为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获得者之一。

王鸿祯

1916.11.17-2010.7.17,出生于山东苍山,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47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包括古生物学、地层学、古地理学、前寒武纪地质、大地构造学和地质学史。是中国地层古生物事业的开创者之一、新中国地层古生物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历史大地构造学的奠基人之一。

王鸿祯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在地层古生物和古地理方面,建立了四射珊瑚的系统分类和演化阶段;提出了以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为主的地层分类观点,将沉积相与构造背景相结合,区别不同的古地理格局与古构造框架,出版了《中国古地理图集》;区分了层序地层的不同级别及其与天文周期之间的可能联系;在大地构造和全球构造方面,提出了构造名词体系和中国及全球的构造单元和构造阶段的划分,提出了以泛大陆为准的大陆聚散周期和地球史上不同级别的节律及其可能的天文控制因素;进行了全球古大陆再造研究,由此形成了全球构造活动论和历史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地球史观;在地质学史方面,提出以学科史和学科思想史为主要研究内容,做到“以史为鉴,继往开来”。

马杏垣

构造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1919年5月25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1年1月22日在北京逝世。

马杏垣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并留校任教。1945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地质系学习,1948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应聘到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任副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后转入北京地质学院任教,1978年调任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兼地质研究所所长,兼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顾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名誉教授、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等职。

马杏垣从事地质教育近30年,参与筹建了北京地质学院,讲授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区域地质和大地构造等课程。他重视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办学指导思想,常到野外向年青教师和学生传授工作方法和进行基本功训练。马杏垣在半个多世纪的地质工作生涯中,一直坚持前寒武纪地质的研究,以研究变形构造为其特色,广泛结合中国构造活动的实际情况,创立了解析构造学。以《变质岩构造工作方法》(1978)、《前寒武纪变质岩构造的构造解析》(1981)、《解析构造学刍议》(1983)等专著系统论述了构造置换、叠加和构造序列等一系列重要的地质概念,提出了尺度、层次、构造变形场、岩性介质、叠加、置换、序列等解析构造的8项基本原则。他强调指出:解析构造应做到分解与综合统一,应将国外复杂事物分解为要素来研究的方法与李四光的构造体系的研究思想结合起来。解析构造学的创立和发展,把我国对地球构造的研究推进到一个全方位动态分析的新领域。为了揭开嵩山构造变形之谜,他和同事们先后十上嵩山,历时22年,于1981年出版了《嵩山构造变形 —— 重力构造、构造解析》专著和相关论文,被誉为研究之范本。

张人鉴

1897年生,河南省确山县人,1917年公费赴美留学,1921年毕业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采矿系,获采矿工程师学位,旋入哥伦比亚大学深造。1923年回国。1925—1930年期间在 西北地区工作,曾任兰州兵工署矿师养成所所长、陕西省政府矿业参事、陕西省建设厅技正等职。从1931年起就任河南地质调查所所长近20年。建国后他离开河南地质调查所,1953年赴宣化,筹建宣化地质学校。从1954年到1957年期间任宣化地校地质馆馆长。

开发大西北矿业的先驱。1925—1930年在西北工作期间,他遍历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陕西以及内蒙诸省区进行矿产调查,撰写了《甘肃、青海、宁夏矿产调查》、《陕西、绥远、新疆矿产记》、《开发西北采冶计划》、《调查甘肃玉门、酒泉、临泽、张掖四县矿产报告书》等著作。
河南早期地质工作的开拓者、组织者及领导人。1934年张先生对河南煤矿资料进行初步总结,提出有八大煤田,估算储量94亿吨。在这几年中他还撰写了《地质测量法述略》、《河南省二十二年度矿业概况》、《河南省临汝县烟煤区》等论文,分别发表于河南地质调查报告汇刊和《地质论评》杂志上。 在残酷的抗日战争时期,张先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仍组织人员进行矿产调查,调查范围以豫西南为主。对组织地质报告的出版也毫不懈怠,抗日期间编印有《河南省铁矿志》和《矿产汇报》第一号和第二号等,共刊登地质报告18份。张先生此间还在《地质评论》杂志先后发表了《河南战时燃料之探讨》、《淅川县金矿及南召煤矿》、《新安县狂口镇黄铁矿概况》、《河南省石棉矿概况》、《河南省金矿概况》等论文。 

陈梦熊

1917年10月12日生于江苏南京,籍贯浙江上虞。1942年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毕业。新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事业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土资源部科技咨询研究中心咨询委员、中国地质调查局高级咨询专家。曾任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副总工程师,主管水文地质科技业务,领导完成全国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

1956年陈梦熊带队先后在大柴旦和冷湖地区开展水文地质普查试点工作,拉开了全国水文地质普查工作的序幕,发表了中国第一篇区域水文地质文章《柴达木盆地的区域水文地质条件》。1973年7月为组建水文地质普查部队,对部队的组织编制、规划部署、人员培训付出了艰巨的劳动。

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负责全国区域水文地质普查的技术指导工作,主编了第一幅1:300万中国水文地质分区图,第一本区域水文地质专著《中国区域水文地质概论》,被誉为我国水文地质学的奠基人。1975年出版的《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规范》,1979年出版的《1:20万综合水文地质图编图方法与图例》。20世纪50年代组织编制出版了第一幅1:300万中国水文地质分区图。60年代组织编制出版了“1:100万黄淮海平原及松辽平原的水文地质图系”,开创了新的编图方法,建立了“图系”的典型模式。70年代制定了一套具有我国特色又符合国际统一规定的《综合水文地质图编图方法与图例》。80年代总结编图经验发表了《我国水文地质编图工作的发展与成就》、《我国岩溶地区水文地质图编图经验》。1996年与焦淑琴女生共同完成的《亚洲水文地质图》在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展出受到国内外一致赞誉,20世纪80年代先后2次(1983年、1989年)代表中国参加印尼万隆和德国汉诺威全球性国际水文地质大会。

我国地学领域如今能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离不开广大地质先辈英勇开拓的精神,此次只展现了部分地质大师的风采,但每一位先辈为着祖国的富强,在极其艰苦和恶劣的环境中,奋力工作,用他们的智慧和血汗,所取得的优秀的地学成果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是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的!

向所有地学先驱致敬!

资料及照片整理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

 

 

自定义HTML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