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人文地质 >

地勘单位参与扶贫工作的优势及实践探索

  • 2020-08-05 16:38:06
  •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 作者:王建东
  • 0
  • 0
  • 添加收藏

导 读

地勘单位参与扶贫,是应尽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一是要充分发挥自身党建优势和地勘传统优势,夯实贫困村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做到抓党建促脱贫、强队伍促脱贫;二是要发挥地质找矿、地质灾害治理、环境调查与治理、水土资源调查与治理、岩土施工等行业技术优势,做好贫困村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的调查整治,为贫困村脱贫致富创造良好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条件;三是要充分发挥扶贫经验,构建行之有效的帮扶机制,力争使扶贫帮扶取得良好成效。

陕西地矿集团产业扶贫项目“宁强县旅游资源调查”通过评审验收

本文引用信息

王建东.地勘单位参与扶贫工作的优势及实践探索[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0,33(5):69-73.


党的十八大以来,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举全国之力抓好脱贫攻坚。地勘单位积极响应号召,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努力投身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做出了应有贡献。本文结合地勘单位实际,对地勘单位参与扶贫工作的优势及实践探索进行分析、阐述。

01 责任所在和现实要求

1.1 地勘单位参与扶贫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我们必须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向贫困发起总攻,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地勘单位作为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好要求,把扶贫放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去认识、去实践,切实履行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1.2 地勘单位深化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

据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介绍,“2013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2.8万个,2018年底还剩2.6万个贫困村。”“今年(注:2019年)再努力一年,攻坚克难,再减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再摘帽300个县左右,那么到明年就会剩600万人以下的贫困人口和60个左右的贫困县。这是从直接减贫成果来说的。” 而且2020年前脱贫攻坚的短板,是解决分布于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连片特困地区里的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由此看来,2020年实现全部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依然艰巨。地勘单位必须一如既往做好扶贫工作,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自己应有贡献。

1.3 地勘单位扶贫实践助力深化扶贫工作

地勘单位以往扶贫工作,在付出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丰硕成果。譬如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持续助力云南省漾濞县、巍山县两个定点扶贫县脱贫:直接投入帮扶资金近2000万元,对两个定点扶贫县实施帮扶项目共计20余个,惠及1万余人;先后选派挂职干部12人,其中挂职副州长1人,挂职副县长4人,驻村第一书记7人;累计资助250名贫困家庭子女,包括50名大学生、100名高中生和100名初中生;举办劳动力转移、中小学校长及骨干教师等多个培训班,培训基层干部200余人次,培训技术人员900余人次。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下属局院响应总局党委、驻地省委号召,为扶贫脱困做出了巨大努力。面对中央冲刺2020年全部脱贫要求,地勘单位再接再厉继续做好扶贫工作具有良好的实践条件。

02 地勘单位在扶贫工作中具有的行业优势

2.1 地勘单位政治优势

2.1.1 地勘党建优势

在计划经济时代,地勘单位以过硬的党建工作引领地质找矿工作,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改革开放时代,地勘单位作为国家探寻基础资源的特殊产业单位,在党的建设引领下,继续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新的重大贡献。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0月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之后,地勘单位无论是从党建工作人员自身建设,还是在进一步夯实和加强党建工作上,都有了长足进展,地勘党建人才队伍质量和工作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和经验有了更好创新和积累。党建工作薄弱是贫困村致贫的重要原因。地勘单位应继续坚持派出扶贫工作队,发挥地勘党建优势,加强贫困村党的建设工作,以强党建促脱贫。

2.1.2 地勘传统优势

“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三光荣精神,是地勘人代代相传、承继至今的优良传统。地勘人翻山越岭、踏戈壁闯荒滩,为国家探寻资源,与农村联系有独特优势、与农民结下了深厚友谊,对“三农”问题比较熟悉。脱贫攻坚战中要脱贫的剩余人员,绝大部分分布于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地域,地勘人带着“三光荣”精神和浓浓的情愫去扶贫脱困,具有良好的传统优势和认知优势。

2.2 地勘单位产业技术优势

2020年前,脱贫攻坚的贫困人口所处地带大多山多地少,荒丘漠地,水资源匮乏,土地贫瘠,滑坡、泥石流、地震、构造活动等地质灾害多发,且交通不便,与外界联系甚少,有的地区还存在环境污染等问题。上述恶劣的自然条件严重制约着贫困人口脱贫。地勘单位开展相关工作能够利用、改善、整治这些恶劣自然地理条件,容易帮助这些地区的贫困人口脱贫。同时承接这些工作也是地勘单位转型升级“逐步从地质勘查为主导的产业格局转变为资源、环境、城市、农业等多业并举的‘大地质’绿色产业格局”的需要。

2.2.1 地质找矿优势

地表矿、浅层矿、平原矿以及自然条件比较好地区的矿产,基本已经勘探完。目前贫困地区虽然开展了地质勘查,但是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恶劣限制或国家探采政策制约,这些地区地质找矿程度不够,仍有在这些地区找到国家急需矿产资源的机会和可能。地勘单位在此类地区扶贫时,要在政策允许前提下,加大地质找矿力度,一旦有好的成果,既可以为国家寻找资源做贡献,又可以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2.2.2 地质灾害治理优势

贫困人口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薄弱,雨季突发泥石流、滑坡、塌陷等地质灾害常见,贫困村往往处于沟谷底部或山坡位置,不少还建在半山腰上。由于日常监护治理不到位,雨季突发的地质灾害可能瞬间毁灭农户或村庄。地勘单位在这样的地区扶贫,就要认真详细地做好农户和村庄周围地质灾害隐患调查,摸清断层、裂隙等构造发育地带,搞清岩层松动程度和分布位置,找准岩石应力集中部位等等,把现存的人们熟视无睹的地质灾害易发危险源调查清楚,制定技术方案治理排除。

2.2.3 环境污染治理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生态补偿扶贫作为双赢之策,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现生态就业,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又增加贫困人口就业收入”。不少贫困村处于过去山石、矿产等资源无序开发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破坏或污染,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驻地村民返贫状况时有发生。地勘单位在此类地区扶贫,要发挥环境地质优势,做好调查,确定生态环境治理恢复方案,抓好整改,还老百姓一个绿水青山、生态良好的生活和生产环境,并结合当地产业政策,适时开展生态旅游等创收项目。

2.2.4 水资源探寻和治理优势

无论是平原还是山区,缺水是导致农民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崇山峻岭、戈壁荒漠地区尤甚。地勘单位在此类地区扶贫,要利用各种找水技术手段,帮助贫困村民解决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问题。有的地区由于原生水体有害,或者资源开发、厂区污水排放等原因,造成水体污染,贫困人口吃的是黑水、苦水、臭水、有害水,造成多患疾病,无法脱贫。地勘单位要积极作为,充分利用水文地质调查、水质分析、水体改良等技术手段,解决贫困人口遭受污水困扰的问题。

2.2.5 土壤调查、改善、治理优势

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作物种植靠土地,更靠土壤。部分贫困人口位于土壤种植不适宜地区,或处于养殖或工业造成土壤严重污染地区,地勘单位在此类地区扶贫,应及时做好土壤调查和检测,依据土壤分类、特征化学指标等,与农业科技部门联合确定适合的种植植物。对工业排污、农业养殖等原因造成的严重污染土壤,研究改良和治理方案,进而通过改良或治理,提高土壤优质率,种植高效益农作物,提升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

2.2.6 岩土施工优势

贫困村一般基础设施落后,缺路少桥,交通闭塞,严重制约经济发展。村里房屋建设不规范,破旧危房较多。地勘单位扶贫要发挥岩土施工优势,着力加强农业、农村岩土施工领域研究,实施大岩土战略,为“三农”岩土施工和治理做贡献。力所能及帮助贫困村修路筑桥,解决贫困村自然封闭与外界隔绝问题,破解人员交流不畅、农作物走不出村庄销售难等困扰;利用自身优势,调整、测绘村庄规划设计和图纸,做好村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经济、合理、实用和满足未来发展需要;指导村民按规范建设住宅,确保农民住宅建设符合质量要求;严格按规范改造破旧危房,制定切合实际、满足质量要求和需要的施工方案,加强建设监理和监督。

03 地勘单位扶贫工作实践措施

3.1 构建高效扶贫机制

地勘单位按照相关政府及主管部门要求,派出团队赴某个贫困地区集体扶贫,要建立“团队协作,各有侧重,共同推进,确保实效”的合力帮扶机制。构建这样的机制:一是既可施展个人才能,又能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二是能够集思广益,更好做到对症施策;三是团队的精神鼓励作用大,且容易发挥统领作用;四是有益于帮扶单位统筹协调资金投入、把握工作进度,使帮扶效果最大化;五是能促进帮扶团队与各村支部书记及两委成员等在各方面实现精诚团结。

3.2 高效机制下的扶贫措施

3.2.1 坚守制度

合力帮扶机制成功运行,必须严格坚守帮扶制度。一是帮扶团队必须坚持执行定时碰头会制度,总结、部署、商讨帮扶工作。二是帮扶团队成员之间、帮扶团队与各帮扶村支部书记之间,坚持定期协商、急事随时协商制度,可邀请当地党委政府主管领导参加,研究帮扶问题。三是帮扶团队组长要定期、及时向派出单位联系人和主要领导书面或者口头汇报帮扶工作情况,接受指导和指示。同时还要定期向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汇报帮扶工作情况,得到地方党委政府和领导的协调、指导和指示。四是帮扶团队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廉洁纪律、生活纪律等。重点做到:入村入户不许诺、不吃请、不要东西;业务招待不公款私用、不铺张浪费;帮扶资金不存入个人账户,支出审批程序完整、签字齐全;不干预项目招投标,不从项目中谋取私利;生活不奢靡,不贪图享乐,不追求低级趣味,不违背社会、驻地风俗,禁止在公共场所出现不当行为,尤其不能沾染黄、赌、毒。

3.2.2 统领带动

帮扶团队组长是团队的统领,党支部书记是村两委统领,合力帮扶机制,要把帮扶团队与各村支部书记凝聚成一个整体,因此,要选择一位支部书记作为各村支部书记中的统领。两个统领要紧密团结,实现合力帮扶机制的最佳运转。具体而言,统领要做到:第一,思想凝聚带动;第二,行动凝聚带动;第三,统领要切实维护团队团结。在帮扶计划、项目推进、资金分配等方面,统领要有大局意识、凝聚作用,要讲风格、做表率,要有自我批评、主动修正错误的勇气和魄力。

3.2.3 找准依靠

做好扶贫要找准和把握三个依靠:第一,紧紧依靠帮扶单位,是帮扶工作的根本依靠。比如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局(下称“山东局”)2012年至2015年鲁西南扶贫,在三个帮扶村投资近300万元。全局各级组织和单位、干部职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对帮扶工作给予鼓励帮助和支持,收效良好。第二,紧紧依靠当地党委政府,是帮扶工作的关键依靠。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和领导,能使扶贫少走弯路、少出偏差;能协调解决各村项目设置、资金分配等老大难问题;能协助帮扶团队在驻地县获取机动帮扶资金。第三,紧紧依靠帮扶村两委和党员,是帮扶工作的基础依靠。如2012年至2015年山东局鲁西南扶贫,依靠三村两委成员、党员、干部,顶着压力建设食用菌大棚基地,获经济效益近百万元,在当地起到了设施农业促脱贫的良好示范。

3.2.4 把握重点

帮扶工作不分轻重缓急,胡子眉毛一把抓,不会有好效果。所以,帮扶团队应在合力帮扶机制框架下,遵照“调研摸底、分析立项、审核批复、组织实施”四个步骤,顺序推进“抓党建,促脱贫”各项工作,围绕不同的时间段、各村的实际情况,把握重点开展帮扶工作,力争取得明显效果。第一,围绕不同的时间段抓好重点工作。如在“六一”、“七一”、春节等节假日,重点做好儿童慰问、党员教育、贫困户走访等。第二,根据各村实际,贯彻因村制宜思想,确定重点工作。比如在适合搞设施农业的村开辟设施农业项目;在突出问题为两委成员不团结的村,抓好组织建设;在突出问题为支部书记素质差的村,则重点解决提高支部书记素质问题。

3.2.5 协调推进

“抓党建,促脱贫”,实现通水、通电、通气、有办公场所、有水浇地、有创收项目等,一般是扶贫的总要求和具体目标。要在抓好党建,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强化学习、坚持落实的基础上,进行行业扶贫项目的联系和联动,开展致富项目的调研,做好可行性报告的撰写,把握协调好进度。因村制宜,在各村实施重点工作的同时,要求扶贫干部通盘考虑其他工作,做到抓住时机、注意节奏、整体推动。比如,在条件成熟的村搞好创收项目,带动其他村发展创收项目;抓创收项目同时,兼顾办公场所建设,协调修路、幼儿园、健身广场、小农水等行业扶贫资金和项目落地及建设;在队伍建设上,抓书记、带班子、强队伍,以点带面。

3.2.6 多方融资

除省扶贫资金外,重点从以下两个渠道筹集资金:一是获取帮扶单位的资金扶持。向帮扶单位领导和班子详细汇报省市和上级主管扶贫要求、项目调研情况、项目可行性报告、当地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意见、省直和中央其他在驻地帮扶单位的帮扶情况等内容,获取帮扶单位的理解认可和支持,争取帮扶单位资金投入。二是积极争取各方融资。在争取省级扶贫办、教育、交通、水利、建设、社保、民政、组织等行业扶贫资金到位落地的同时,做好项目调研、论证、可行性研究等资料准备和汇报,全力利用当地党委政府和村人脉资源,努力争取驻地市、县相关部门的扶贫机动资金。

3.2.7 敢于担当

帮扶干部面对贫困村存在的问题,必须勇于担当。第一,打消混天度日思想,做好干事创业、勇于担当的思想准备。第二,做好层层担当,责任共负。组长、成员都要担当,带动支部书记担当。第三,关键时候要坚决担当。比如开发创收项目,村民一般怕担风险,但对于看准了的项目,帮扶团队及村党支部书记要顶住压力,克服困难上项目。另外,维护团结也需要担当,帮扶团队、支部书记,尤其是团队组长,要敢于对团队的不足和错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承认错误和修正错误,维护集体的团结,这也需要宽阔的胸怀。第四,帮扶团队在扶贫工作中要努力克服个人及家庭等困难,要人人讲奉献,讲风格。

3.2.8 培养人才

扶贫脱困,需要输血和造血,但更需要培养政治素质高、致富意识强、创收能力棒、拼劲韧劲足的致富带头人,留下长期驻守的扶贫工作队。对选拔出的此类人才,一要做好政治培养。组织他们学政治、学理论,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转变根深蒂固的狭隘小农意识,努力让他们从思想上实现由“小私的我”,向为村民服务、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大公的我”转变。二要做好扶贫目标教育。要让他们明确帮扶期间上级要求达到的扶贫目标,鼓励他们积极配合、协助、参与帮扶团队完成帮扶工作。三要强化规矩意识教育。农民的纪律和规矩意识相对较差,尤其是贫困村农民,培养致富带头人必须强化他们的规矩意识、纪律意识。四要信任依靠他们。既然选择和培养他们,就要在具体工作中信任依靠他们,同时加强对他们的监督。五要兼顾他们的利益。他们参与帮扶工作,要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帮扶团队应给予他们合理必要的报酬,解除后顾之忧。

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扶贫,是地勘单位应尽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地勘单位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发挥自身政治优势、行业技术优势和以往扶贫经验等优势,构建行之有效的团队合力帮扶机制,在扶贫工作中抓深、抓细、抓实扶贫措施的落地和落实,使扶贫帮扶工作取得最佳效果,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再立新功。

作者信息

王建东(1963—),男,山东省泰安市人,经济管理本科,曾任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局水文队政工科科长、组织科科长、党委办公室主任、队长办公室主任、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现任队党总支书记、队长(2012年至2013年担任山东局驻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大义镇省直“第一书记”扶贫团队组长),主要从事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经济管理工作。


本文由《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编辑部授权发表,如需转载,请联系编辑部授权!

自定义HTML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