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人文地质 >

趣说地质学--神话中记录的地质学

  • 2019-12-29 09:02:39
  • 来源:中科院地质地球所
  • 作者:王清晨
  • 0
  • 0
  • 添加收藏

作者:王清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已退休)


史前时期是指文字产生以前的人类社会历史时期,又称上古时代,或传说时代。那时的历史是靠世代口耳相传的,这些内容后来被文字记录下来,成为文献中的古史传说。

由于上古时代发生的事件或人物一般没有办法直接考证,而且往往带有神话色彩,所以上古时代又被称为“神话时代”。

从古史传说的内容看来,神话中有创世神话、自然神话和英雄神话等三类,其中有不少内容涉及到地质学。

神话能记录地质学?这太神了吧?

当然能啦!只不过,这些记录是对地质学的一种折射,需要深入解读。本文就来解读一二。




(一)盘古开天地

关于宇宙和地球的起源,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创世神话。

例如,我国神话说,“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混沌中沉睡的盘古醒后,感觉很不爽,抡起斧头,劈开混沌。

轻而清的阳气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阴气下降变成了地。




盘古开天辟地(图片来源:网络)


《圣经》中讲述了犹太民族的创世神话:创世之前一片混沌。上帝在五天中造出天地万物,又在第六天按自己的形象造出了人。

北欧神话说,洪荒时代天地一片混沌。在迷雾中生活的巨人族和诸神发生战争。诸神杀败巨人族之祖尤弥尔,并拿尤弥尔的身体造出大地和天空。

这些传说有一点共同之处,就是认为世界最初处于混沌状态。

今天我们都知道,地球有45.6亿年的历史。在地球诞生之初的1亿年间,大大小小的陨石猛烈地撞击着地球,使地幔熔化,地表被炽热的岩浆海覆盖。高温岩浆中蒸发出两千多摄氏度的硅酸盐气体,与CO2等温室气体聚集成浑浊的大气层,太阳光根本无法穿透。

那时,地球上氤氲蔽日,天空一片黑暗!在此后的几亿年中,大气缓慢冷却,一直冷到100℃以下时,才天降酸雨,把硅酸盐气体和CO2等温室气体排出大气层,致密的云层逐渐清朗。地质学家把40亿年前的这段漫长岁月称为“黑暗时代(dark ages)”,或“冥古宙”。



看看地球演化之初的这段历史

像不像神话中的混沌初开?

唯一令人不解的是,史前时期的古人是怎么知道地球最初是氤氲蔽日、一片黑暗呢?



冥古宙早期地球上覆盖着岩浆海,硅酸盐大气层氤氲蔽日
(图片来源:wikipedia)





(二)火神赫菲斯托斯


在希腊神话中,有奥林匹斯十二主神,其中有奥林匹斯之王宙斯(Zeus)和王后赫拉(Hera),还有他们的儿子赫菲斯托斯(Hephaestus)。赫菲斯托斯主管人间之火,还兼职诸神的铁匠,被称为火神和锻造之神。

罗马神话受到希腊神话的影响,主题和内容基本相同,但给诸神起了拉丁文的名字,宙斯叫朱庇特(Jupiter),赫拉叫朱诺(Juno),火神赫菲斯托斯叫沃尔坎(Vulcan)。沃尔坎住在意大利西西里岛,负责为诸神打造兵器。

据说当大地轰隆震响、火山喷发时,就是沃尔坎在打铁。因此,在拉丁文中,火山就叫“vulcanus”。以此为词源,有了意大利语和英语中的volcano(火山)。现代地质学中的火山学(Volcanology)的词源自然也是火神沃尔坎(Vulcan)。

为什么火神沃尔坎住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

因为意大利西南部经常发生强烈的火山活动。尤其是埃特纳火山,是有史记载以来喷发历史最为悠久的火山。据文献记载,其喷发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1500年。想必埃特纳火山在史前时期就多次活动过,因此才会被记录到罗马神话中。

可见,神话中自有其靠谱的内容。 


希腊神话的火神 — 赫菲斯托斯
(图片来源:网络)



意大利埃特纳火山
(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中国的神话中也有火神,而且不止一个。

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被尊为火神,又称火德真君。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被称为炎帝,也是火神。民间传说中最有名的火神是祝融。祝融本不是人名,而是三皇五帝时的官名,隋唐以后改称兵部尚书。可见,祝融这个火神管的是火器和军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老百姓做饭的灶火也归祝融管了。

于是,祝融又成了每年腊月底“上天言好事”的灶王爷。


中国神话的火神之一 — 灶王爷
(图片来源:网络)


为什么我们神话中的火神与火山没有一点关系?




打开地图,看一看当今世界上活火山的地理分布,不难找到原因。

今天世界共有500多座活火山,集中分布在四个地带:环太平洋火山带、大洋中脊火山带、东非裂谷火山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带。

地质学家指出,这些火山带同时还是地震活动带,都是板块构造活动的结果。其中,大洋中脊火山带和东非裂谷火山带是板块边界拉张的结果,随着地壳被拉张变薄,地幔在上涌过程中会生成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火山。环太平洋火山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带代表了汇聚型板块边界,俯冲的板块会在深处发生部分熔融,从而生成岩浆,沿上覆板块的薄弱带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神话反映的是神话传颂人群的生活经历和环境,当然也包括他们生活、居住的地质环境。古希腊和古罗马都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带,埃特纳火山有史以来喷发活动不断,他们的祖先多次有机会受到火山灾难的威胁,产生沃尔坎这样的火山之神是很自然。

我们华夏先祖主要在黄河、长江流域生活,极少有机会见到火山活动这种地质事件,没有火山之神也就不奇怪了。



全球活火山分布带与地震活动带(图片来源:网络)




(三)诺亚大洪水



《圣经》有一个关于诺亚大洪水的神话故事,说上帝见地上的人罪恶极大,准备用大洪水去淹死他们。但上帝又舍不得把自己的造物全部毁掉,就告诉义人诺亚提前造一条大船(方舟),优选一些动物放在船里,希望新一代的人和动物能够悔过自新。

船刚刚造好,大洪水如期而至,伴随着连续40天的大雨,灭掉了地上的一切生物,只有诺亚方舟里保存的上帝宠物得以延续种族。

据《圣经》记载,这场大洪水发生在诺亚600岁时—公元前2370年。

大洪水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的神话,世界各地很多民族传说中都有大洪水的故事。大洪水事件一直是神学家、民俗学家、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的考证对象。



人们在思考,历史上是不是真有淹没世界的大洪水?

如果有,发生在什么时间?

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570年的油画《诺亚方舟》(图片来源:网络)


1872年,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的研究人员乔治·史密斯在苏美尔古城乌尔出土文物中发现了一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泥板,解读出一个与诺亚大洪水非常相似的故事。
故事说,天神发动了一场吞没世界的大洪水,只有一对夫妇乘一条大船得以逃生。后来,在苏美尔古城乌尔的发掘中,在地下发现了3米多厚的沙层,研究表明,这些沙子是在距今约6500年前的一次特大洪水中堆积的。
从大洪水发生的时间上判断,这比《圣经》所说的诺亚大洪水早了约2000年。



古巴比伦楔形文字泥板(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大洪水事件有两次。

一次是女娲补天。据《淮南子》记载,“望古之际,四极废,九州裂,……,水泱泱而不息。……,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按照古史传说,女娲又称娲皇氏,公元前4239~前4109年在位。以此推论,这场大洪水发生在6100年前,稍晚于苏美尔大洪水。

另一次是鲧禹治水。“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鲧和禹父子两代治水,鲧堵截了9年,禹疏导了13年,终于完成治水大业。

这场洪水是什么时间发生的?

怎么发生的?

传说水神共工与颛顼争帝,被打败后,“怒而触不周之山”,引发了大洪水。按照古史传说,颛顼称帝是在公元前2322年。

因此,这场大洪水与《圣经》记载的公元前2370年诺亚大洪水差不多同时发生。不过,诺亚大洪水是在淹死了绝大多数人和动物后自然消退的,而共工造成的大洪水却是被大禹制服的。

显然,这两场大洪水只是在发生时间上相近,但绝不会是同一个洪水事件。



大禹治水(图片来源:网络)


民俗学家按照大洪水神话传播的范围,划出一系列洪水故事圈,如地中海洪水故事圈、印度洪水故事圈、东南亚洪水故事圈、美洲印地安洪水故事圈等。不同洪水故事圈的出现表明,大洪水不会是全球性的,只是各自影响到很大的地理范围。

英国著名的地质学家莱伊尔曾在1829年发文否定了全球性大洪水的存在。显然,史前曾经出现过不只一次大洪水事件,它们都对一定区域的人群造成了大灾难。

神话传说是人类对这些大灾难的真实记忆,只不过越传越神。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想弄清大洪水的真实起因。

199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雷恩教授和彼特曼出版了一本题为《诺亚大洪水》的书。他们认为,大约1.2万年前,地球被冰层覆盖,黑海地区存在一个淡水湖。

大约公元前5600年,冰川因气温上升融化,融水流入海洋,导致世界各地爆发洪水。洪水穿过土耳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曾经是淡水湖的黑海,形成《圣经》上所称的诺亚大洪水。

当然,这只是一种解释。另一些地质学家认为,冰川因气候变暖而缓慢融化不会造成大区域的洪水。保加利亚索菲亚大学的雅沃·索珀教授在2015年提出,是一个小行星大约在7000年前撞击到太阳表面,造成太阳辐射增强,引起了地球温度突然增高,大量海水蒸发,连降暴雨,形成了大洪水,灌入黑海。

看来,黑海的确在大洪水中被灌入海水,从而发生咸化。

但是,对这场大洪水的起因和时间仍有不同认识。

甚至连这场大洪水究竟是不是《圣经》上所称的诺亚大洪水也无法考证。

2018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一档节目,说地质学家探测到英吉利海峡的海底岩石具有与美国华盛顿州“疤地”相似的特征,是大洪水留下的地貌。



英吉利海峡的海底岩石上竟然有大洪水留下的“疤地”地貌
(央视节目截屏)


地质学家通过对海峡两岸白垩系灰岩的研究,认为英国和法国的白垩系曾是连接在一起的。

对冰川沉积物的研究表明,50万年前整个北欧都被冰川覆盖,北海南部曾存在一个大型冰川湖,叫“克拉克莱湖”,湖面比现在的海平面高出30多米。

湖的北缘是大冰盖,南缘有一个大型堤坝,就是白垩系灰岩山脊。

在湖水的长期浸泡下,白垩层的强度大大降低。

终于,在45万年前一次冰川湖水位抬升时,湖水漫越了白垩山脊堤坝,形成大瀑布。继而,堤坝因冲蚀而决口,形成大洪水。

据估算,这次大洪水以每秒一百万立方米的流速冲破了曾经连接英法两国的白垩山脊,最终到达大西洋。

英国随之成为岛屿。




冰河时代的克拉克莱湖,北部是厚1.5公里的冰盖,南部是白垩山脊
(央视节目截屏)

综合上述可知,

(1)史前曾多次发生灾难性区域大洪水;

(2)这些大洪水的触发因素不只一种,有火山爆发,小行星撞击,间冰期气候变暖,水坝突然溃堤,等等;

(3)形成这些大洪水一定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大量的积水,二是要瞬间释放这些积水,使洪水具有极大的流速。只要这两个条件得到满足,灾难性大洪水就可以发生。




(四)结语

史前的火山、大洪水已成历史。
虽然这段历史是以神话传说的形式记载的,但确有其出处和地质原因。
今天是历史的延续。当今世界仍可能出现新的火山爆发和大洪水泛滥这样的地质灾害
做好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防工作,是当代地质学家的神圣职责。



END



来源:转载自中科院地质地球所

自定义HTML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