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成果快讯 >

《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新疆区域地质志与系列地质图件修编完成

  • 2022-09-27 11:30:08
  • 来源:中国矿业报
  • 作者:赵同阳
  • 0
  • 0
  • 添加收藏

文章来源于:中国矿业报,原文链接:成果快讯 | 新疆区域地质志与系列地质图件修编完成
 

《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近日公布了新疆区域地质调查片区总结与服务产品开发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

2017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委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开展新疆区域地质调查片区总结与服务产品开发工作。项目组充分吸收最近30年来区域地质调查和专题研究新成果,并对重大区域地质问题进行必要的野外调查,重新厘定区域构造、地层划分系统,修编了新疆区域地质志,编制了1∶150万新疆区地质系列图件,建立了系列图件空间数据库。

一是总结梳理新疆基础地质数据。收集整理了新疆地区的海量基础地质调查数据,对成果资料进行了综合集成。

二是建立并完善了新疆地层层序和地层系统。按5个断代进行了地层分区,确定了分区边界,统一了岩石地层单位名称,进行了多重地层划分对比研究。全面阐述了新疆524个岩石地层单位的分布范围、岩石组合、古生物群组合,并对部分岩石地层单位的层型、典型剖面进行列述,依靠新的可靠的同位素年代学数据对年代地层划分进行了修正,对新疆地层进行了重新研究和划分,共建立和厘定群级岩石地层单位93个,组级岩石地层单位425个,非正式填图单位6个。按断代划分了主要的沉积盆地,并系统论述了39个沉积盆地的充填序列及其古地理沉积环境;按不同地层分区梳理了地层沉积序列;编制了蓟县纪至白垩纪的系列岩相古地理图32张。

三是重构了新疆洋板块地质系统。对全疆分布的61处蛇绿岩、14条蛇绿混杂岩带、8条俯冲增生杂岩带进行了系统总结。详细论述了新疆境内古亚洲洋、特提斯洋两大洋的形成、消减及洋-陆转化过程。本次研究工作系统重塑了新疆洋板块地质构架与演化历程,为深入研究新疆成矿区带划分和支撑找矿突破战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是基于沉积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及地球物理资料的系统分析,提出了全疆“三系两带一块”的大地构造新格局。将全疆岩浆岩划分为6个岩浆岩省、15个岩浆岩带、39个岩浆岩亚带,并分别从岩石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侵入和喷发期次、形成构造背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对各时期侵入岩进行O-Sr-Nd-Hf同位素示踪对比分析;将全区变质岩划分为6个Ⅰ级变质域、16个Ⅱ级变质区和32个Ⅲ变质带,重点对11条混合岩化带、6条高压/超高压变质带、9条麻粒岩带、4条孔兹岩带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重构了新疆深部地壳结构,将新疆地壳划分为“铁镁质地壳(准噶尔型)”、“铁镁-硅铝质地壳(天山型)”、“硅铝-铁镁质地壳(阿尔泰型)”、“硅铝质地壳(塔里木型)”4种类型。提出了“三系两带一块”的大地构造划分方案。系统论述了各构造单元的地质特征和演化。

五是将新疆划分为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5个地貌区、19个地貌亚区。对新疆第四纪沉积成因类型、地层划分对比、古生物组合、古气候、古地貌和新构造运动等进行了系统总结;系统总结了新疆第四纪地质、地貌、环境和灾害地质空间关系及演变特征,为新疆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六是编制了新疆地质图等7张1∶150万系列图件。通过系列编图创新表达了区域地层、岩石、构造等时空展布规律,为新疆地质演化、成矿规律研究提供了新的基础地质图件。

作者:赵同阳

自定义HTML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