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地质科普 >

成都地调中心开展罗平生物群现场科普活动 让地学科普真正入脑入心

  • 2019-10-06 15:59:47
  • 来源:中国矿业报
  • 作者:李平
  • 0
  • 0
  • 添加收藏

秋日的滇东高原,蔚蓝的天空中挂着棉花样的白云,煞是美丽。近日,两百余名稚气未脱的小学生,在老师们的带领下,齐聚在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题写的“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石碑旁,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探视着眼前的一切。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现场科普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本次活动是成都地调中心全力推进中国地质调查局“十三五”科普规划目标任务的同时,在科普工作领域的一次探索。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对此,自然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高度重视,成都地调中心党委积极落实,探索更加积极主动、更具影响力和更贴合社会公众需求的科普活动。

规模巨大的3号采场

 

在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化石展厅,孩子们围拢住海洋古生物化石标本,发出一阵阵惊奇的叫声,认真做着记录,不时向讲解员提出各种问题,成都地调中心的专家们通过讲故事的形式绘声绘色地一一解答。从孩子们似懂非懂而又偏想弄懂的表情中,记者感觉到,科普工作的必要性比想象的更加迫切。

 

专家采集化石标本

 

记者了解到,罗平生物群化石的发现纯属偶然。2007年10月,成都地调中心云南1∶5 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组在距罗平县城东南12千米的罗雄镇大洼子村附近中三叠统关岭组二段地层中,发现大量保存完好的鱼化石以及海生爬行类化石、节肢动物化石和棘皮动物、双壳等无脊椎动物化石和植物化石群。随后研究揭示,该生物群产出时代属于中三叠世安尼期,距今约2.44亿年,特命名为罗平生物群。

 

“生物化石教科书”

 

专家介绍,罗平生物群是云南古生物化石研究领域中又一重大发现,其巨大的科学价值得到了国内外古生物学界的认可和赞誉。其中,鱼类化石品种丰富,主要为古鳕鱼类、龙鱼类、裂齿鱼类、肋鳞鱼类、半椎鱼类以及空棘鱼类,约有40多个属种,包括30多个新种属;节肢动物化石包括甲壳类、鲎类、千足虫类等,鲎、等足目、千足虫等化石均是首次在我国发现。化石群种类丰富,规模庞大,保存完整精美,堪称我国三叠系海洋生物化石库,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价值。

鱼类化石

 

整整一个上午,通过观展和观看科普视频,孩子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地学知识教育。在现场互动环节,他们一个个意犹未尽,踊跃举手抢答专家提出的问题,为本次活动增添了一种欢快的气氛,真正做到了地学科普入脑入心。

当天下午,记者随成都地调中心的专家们参观了馆藏于罗平县自然资源局大院内的数千块精美化石标本,并来到了化石采集3号采场。这个巨大层状结构的岩层采场,脚下随便一迈,都能踩住生物化石,地质锤随便一敲,都能敲出一块生物化石来——这里简直是一本巨大的生物化石教科书。随后,一行人又赶到首次发现龙鱼化石的1号采场,在那里又找到了几块化石标本。

据了解,目前罗平古生物群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各项研究还在继续进行。成都地调中心的专家们首次在罗平地区发现了丁氏滇龙、张氏幻龙等海生爬行类及幻龙水下觅食遗迹,对研究海生爬行类的演化及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该地区已确立为全球中三叠世海洋生态系统全面复苏的标志。D24

自定义HTML内容